注意!!!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
而不是像影视剧中表演的
“使劲扑腾、大声呼救”那样
当发现孩子在水中保持目光呆滞看向前方
头上扬嘴微张的姿势时
就要警惕孩子可能溺水了
今年8月以来
已发生多起溺水事故
预防溺水一定要警钟长鸣!
01
8月12日,南京一景区,一儿童不慎跌入两米深的景观水池,一外地在此旅游的高校教师跳入水中施救,落水儿童和施救者均安全。
02
宁夏中卫市两名儿童于8月10日中午11时从居住的村落走失,后找到一人,已溺亡。
03
据8月8日媒体信息,浙江宁波一居民家中,孩子们用水桶里的水打水仗,家长想用水桶里剩余的水拖地。期间,一孩子脑袋朝下倒栽桶里,所幸孩子挣扎自救,家长也及时发现。
04
8月8日,海南万宁市神州半岛海域,两名女孩(14岁、11岁)溺水,其父施救未成功,另有多人施救。父女三人上岸,最先施救的男子溺亡。
05
8月5日,两名游客在万宁市石梅湾海边玩水被卷入海中,其中一人被救起,另一人则溺亡。据了解,溺水的是两兄弟,来自湖北省荆州市。一家七八口人到此旅游,溺亡者18岁左右,另一名溺水者16岁左右。

是孩子最好的“护身符”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家长孩子都要了解
↓↓↓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一定要牢记!
↓↓↓
防溺水“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来源丨学生安全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