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内涵与价值不仅体现在味觉的愉悦上,更承载着文化传承、情感连接、艺术创造、哲学思考等多维度的深刻意义。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神话小说,更像是一部美食指南。里面的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荤菜还是素菜,都让人食指大动,味蕾大开。在《西游记》中明确涉及美食和食物描写的章回至少超过30回,其中以神仙宴会,斋僧场景及地域特色饮食为三大主线。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情节,也反映了明代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湖北武穴对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吴承恩笔下的美食原型根植于长江流域及江淮流域一带,特别是武穴、蕲春等地区。通过系统考察,可以清晰的发现武穴传统美食与吴承恩笔下的美食和食物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绝非偶然,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地域美食文化渊源,为研究《西游记》美食原型的探讨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本文结合武穴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饮食文化、食材资源,系统论证武穴美食与《西游记》的深刻关联,揭示其作为《西游记》美食原型的文化合理性。


《西游记》中所记美食甚多,涵盖素斋、野菜、甜点、宴席等多种类型。有的虽名曰仙宴、妖宴,其实皆为人间烟火,写的是唐朝,实际是明代人间家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鄂东、江淮地区农村的饮食风貌。因篇幅有限,现列举部分《西游记》提及的食物回目。
1.第1回(花果山) 。猴子们采摘仙桃、异果,烹饪“熟煨山药、烂煮黄精、茯苓薏苡羹”等山野佳肴。
2.第5回(天庭蟠桃会) 。描写蟠桃宴的珍馐:“龙肝凤髓、熊掌猩唇”,以及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场景。
3.第7回(安天大会)。献上“紫芝瑶草、碧藕金丹、交梨火枣”等仙家食物。
4.第9回(渔樵对话) 。渔夫烹制“绿鳖、紫蟹、红虾”,樵夫提到腊肉、野味及山野菜。
5.第11回(唐太宗魂游地府) 。太医院进献“安神定魄汤药”和“粥膳”。
6.第13回(刘伯钦宴请) 。提供“煮虎肉、獐鹿肉、香獐肉”等荤食,以及素斋“榆叶茶、黄小米饭”。
7.第21回(五庄观) 。镇元大仙弟子献“胡麻饭”,后人参果被偷食。
8.第24回(五庄观偷果) 。沙僧提到“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等腌菜。
9.第25回(镇元子捉妖) 。人参果需用金器敲落,食用时需清水化开。
10.第54回(西梁女国) 。女王婚宴菜单含“玉屑米饭、糖糕、蘑菇、木耳、蔓菁”等。
11.第67回(驼罗庄) 。斋饭包括“面筋、豆腐、芋苗、辣芥”等素菜。
12.第69回(朱紫国) 。宴席有“狮仙(兽糖)、笋芽木耳、黄粱饭”及甜点“蒸酥蜜煎”。
13.第79回(小儿国) 。宴请菜品含“狮糖、粉条、蘑菇、木耳”等。
14.第82回(灭法国) 。提到“闽笋、豆腐、面筋”等食材。
15.第100回(凯旋宴) 。大唐庆祝宴有“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蜜调葵”等素菜。
……
一部《西游记》,洋洋洒洒将近百万字,有食物出现的场合数百处。书中食物多以鄂东、江淮菜为原型,如腌腊肉、面筋、粉条等,这与作者吴承恩的足迹和生活背景相关。



《西游记》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吴承恩在书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描写。这些有关饮食飨宴的生花妙笔般的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对鲜嫩素食的真心爱好,也印证了明代武穴、淮安地区物产富饶,更重要的是这些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武穴、淮安的风俗民情。以《西游记》第八十六回原文为例,这处描写野菜席,堪称野生可食用植物图鉴,唐僧师徒四人降妖后所食的野菜盛宴中提到的野菜名与武穴(鄂东地区)的对应叫法如下:




武穴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这为当地美食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武穴的美食以鲜、香、辣为主要特色,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擅长运用当地的特产和时令食材进行烹饪。

武穴厨艺美食亦是吴承恩创作源泉。明隆庆二年,吴承恩任蕲州荆王府记善写《西游记》,开篇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描写美猴王与猴儿们聚餐时写下: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饮羹。文中烹法采拮武穴,山药、薏仁乃武穴所产,黄精、茯苓为武穴所出。“煨山药,煮黄精,捣茯苓薏苡” 等动作和植物描写,没一样离开武穴的影子,且“山药、黄精、茯苓、葛根”在武穴、蕲春处处可寻,“山药、黄精、茯苓、薏苡、葛根”都是名贵中草药,皆可在武穴民间菜中窥见踪影。
武穴美食,千古流传千古盛,百年传承百年兴。







《西游记》中对武穴(鄂东地区)美食文化的描写,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这些描写为研究明代饮食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饮食细节,我们可以还原明代武穴地区的饮食风貌,为地方饮食文化研究提供参考。例如,小说中多次提到的"米酒",就是武穴地区的传统饮品,至今仍是当地特色。

其次,《西游记》的广泛传播为武穴美食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随着小说的流传,其中蕴含的武穴美食元素也得到了传播,这为当代武穴美食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当地可以借助《西游记》的文化影响力,开发相关美食旅游产品,如"西游美食之旅"等。
最后,这些描写启示我们要重视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武穴应当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饮食理念,推动地方美食的创新性发展。例如,可以开发"西游宴"等主题餐饮,将文学经典与地方美食有机结合,既传承传统文化,又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武穴美食绚丽华美,琳琅满目,的确是美食天堂。通过对湖北武穴美食文化和《西游记》中饮食描写的研究,可以发现武穴美食文化在《西游记》中存在多方面的呈现。无论是具体的食物描写,还是宴饮场景的铺陈,亦或是饮食习俗的刻画,都与武穴地区传统美食文化形成了深刻的呼应关系。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文化价值,也为挖掘和传承地方美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湖北武穴的美食文化。武穴也必将成为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者丨吴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