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
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导致城乡绿化苗木面临严峻“烤”验
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科学调度
以城乡全域覆盖为目标
组织数百名一线园林工人
在滚滚热浪中昼夜不息编织高效“立体补水网”
用汗水浇灌城市绿意

在官桥大港生态园,烈日炙烤下,地表温度直逼50℃。园林工人梅鲜花正手持沉重的水枪,顶着灼人的热浪,为道路两旁绿植精准补水。尽管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的工作服,皮肤被晒得通红,她却不敢有丝毫停歇。从早上6点30分到10点30分,下午3点30分到晚上7点30分,晚上还要加班两个小时,梅鲜花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

高温持续肆虐,抗旱保绿进入攻坚阶段。面对“烤”验,园林中心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而最关键的环节,数百名像梅鲜花这样坚守一线的园林工人,他们成为了城市绿荫最坚定的守护者。
市园林局养护队长张建超介绍,中心科学研判,因地制宜,以人工浇灌、车辆浇灌、自动喷灌、滴灌袋、水泵抽水等方式抗旱保绿,科学调度就近镇街道人员、车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时间错峰浇水,做到浇足、浇透,保障全市绿化苗木安然度夏。

除了城区之外,乡镇街道今年首次纳入市级统筹管护,园林中心每日灌溉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绿地的同时,余川、龙坪、花桥、G220沿线、X122郑席线沿线等乡镇街道就近调度作业车辆,为沿街的苗木“解渴”,抗旱战线从城区延伸至乡镇脉络,真正实现“城乡一张网”无死角全覆盖。
截至目前,城乡累计抗旱绿地面积约1050万平方米,出动养护人员4500余人(次),洒水车3436台(次),抽水泵70台(次),挂滴灌袋约3500个,洒水量8.7万余吨,形成全域、全时、多层次的抗旱保绿强大合力。
记者/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