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武穴北灌区:部分新建扩建工程完工 抗旱效益初显

作为黄冈农业领域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

武穴北灌区新建扩建项目总投资达20.26亿元

设计灌溉面积61.02万亩

自2024年3月22日开工建设以来

建设方抢进度保质量推进施工

目前大金水库、梅川水库东西干渠等

渠道工程已完工投用

抗旱效益初显


图片


武穴北灌区新建扩建项目涉及武穴市10个镇(街道)、总人口33.99万人,分为梅川、荆竹、仙人坝、大金、象山、武山湖、太白湖等七大片区,通过新建改造泵站工程、水系连通工程、灌排渠道工程、灌区信息化体系,工程完工后,武穴水系整体上将形成“多源联调、南北互济”灌排水网。


图片


这几天,在武穴北灌区项目大金刘元隧洞工程施工现场,岩石顶管机在22米地下每天24小时自动向前掘进,该隧洞全长1266米,洞径2米。因该隧洞紧邻黄黄高铁,爆破作业不满足《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要求,施工方摒弃了传统的爆破+人工开挖的钻爆法,改用岩石顶管技术,按照每天8至10米的速度向前掘进。


图片
葛洲坝集团武穴北灌区项目常务副经理 时祥宾


我们经过详细地质勘探和充分分析论证,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岩层顶管法工艺施工,新工艺大幅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同时,施工功效提升超一倍。目前,隧洞已完成超770米,占全长约62%。


图片


大金水库是武穴北灌区工程中重要的天然水库之一,大金刘元隧洞建成以后,可以将大金水库3000多万立方米的水源引入刘元水库,为大金片区增加近4万亩的农田灌溉面积。


图片


蔡宕隧洞工程是武穴北灌区智慧水网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地下隧洞输水,可以有效克服武穴市北部丘陵地形对地表渠道的限制,避免绕行损失,实现高效输水。该工程于81日正式顶进,年底完成顶进工作。


图片
湖北路桥武穴北灌区项目现场负责人 邹飞扬


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11.7万亩,惠及8.9万农业人口,这将有力推动灌区粮食增产,进一步巩固武穴的“粮仓”地位。


图片


不仅是隧洞工程,渠道、管道、泵站等一系列工程也在加紧施工中,截目前,共计完成渠道清表132.69km,完成原始地形测量281.05km,完成渠道衬砌118.501km,管道安装19.581km,其中大金水库东、西干渠、梅川水库东、西干渠等渠道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图片


梅川镇作为武穴市的农业大镇,抗旱历来是该镇农业工作的痛点”,渠道老化、渗漏严重,下游村庄望水兴叹,今年抗旱中,焕然一新的北灌区改造渠道成为梅川镇输水主力军,汩汩河水顺着砌护一新的渠道欢快地流淌,水流速度较往年提升80%。


图片
梅川镇张牌村村民 曾凡国


之前干旱的时候放水困难,我们自己买潜水泵,从港里往上渡,有的田块起码要渡三四级才能到达,现在水库的水放水方便,从上往下直接灌溉。


图片
武穴北灌区新建扩建工程项目法人 范鸿程


武穴北灌区新建扩建工程通过新建、改造渠道、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实现武穴市内水资源统一调配,通过修复改造丘陵区“一洞连四库”及沿江滨湖区“湖港连通”灌溉工程,优化调整灌溉渠系布局;新建武山湖提水泵站,建立南北向水力联系,最终形成“多源联调、南北互济”的灌溉工程总体布局。项目建成后,灌区农业灌溉保证率由不足50%提高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0。新增灌溉面积15.5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48万亩,推动增加灌区粮食年产量达9.8万吨。





记者/刘维 徐苏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