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武穴街道江家林社区银丰油厂小区居民代表送来一面写着“为民排忧情深似海 尽职尽责关爱百姓”的锦旗。居民代表感慨万千:“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以前小区环境差,我们住着心里也堵得慌。现在好了,路平了、环境整洁了,看着就舒心!”这份沉甸甸的肯定,源于老旧小区蝶变重生的实效,映照着民心所向。

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进程中,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位于武穴街道江家林社区的银丰油厂宿舍,便是这场城市更新行动中焕发新生的生动例证。一场始于今年三月的改造春风,拂过这片饱经风霜的区域,不仅重塑了小区的面貌,更点亮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痛点难点,凝聚民意共绘蓝图
改造前的银丰油厂宿舍,面临着诸多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小区道路坑洼破损严重,雨天积水成渊,通行困难;下水管道淤积堵塞,异味扰民;公共空间被杂物随意挤占,环境杂乱不堪。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日常出行,更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成为大家心头的烦心事。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确保改造真正契合居民所需,江家林社区将“民声”作为改造的起点,精心组织了覆盖20户居民的协商会议,前后召开不少于5次,搭建起畅通的民意表达平台。从改造项目的初步筛选到具体实施方案的细节敲定,每一次讨论都凝聚着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殷切期盼。通过充分沟通、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最迫切、最受关注的两大核心改造项目:修缮小区主干道并铺设水泥路面、对每户阳台顶角进行全面刷白。这份改造蓝图,是社区与居民携手共绘的民生答卷,更是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基层治理实践的生动体现。

精准施工改造,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蓝图绘就,行动跟进。施工队伍迅速进驻银丰油厂宿舍,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小区的沉寂,奏响了希望与变革的序曲。从沟通协商、规划设计,到具体施工推进,社区、施工方与居民三方紧密协作,以务实高效的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小区居民们常围在改造现场,眼神里满是对崭新生活的期待,盼着老旧小区焕新颜。

改造的成效,也在精准施工中逐步显现:曾经坑洼泥泞的主干道,被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面取代,雨天积水的难题彻底解决,居民出行从此告别磕绊。作为改造亮点,每户阳台顶角被精心刷白。往日黯淡、污渍斑斑甚至存在脱落风险的顶面,披上了洁白的新装。这一抹亮眼的白色,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清爽整洁,更如同为老楼注入活力,勾勒出小区崭新的天际线,成为居民抬头可见的喜悦。
除了阳台顶,改造的触角也延伸到小区各个角落。淤积堵塞的下水管道得到全面疏通和改造,有效解决了异味和积水问题,提升了环境卫生水平。杂乱的公共区域被彻底清理整顿,腾挪出宝贵的空间,为未来规划建设居民休闲交流场所奠定了基础。
蝶变赢得民心,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改造工程带来的,远不止是环境面貌的焕然一新,更是居民心态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曾经因环境破旧而产生的抱怨声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崭新家园的喜爱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居民们欣喜地看着一天天变美的家园,邻里间的交流也因共同的环境改善而更加热络,大家分享着喜悦,讨论着改造后的新生活图景。住在3号楼多年的王阿姨一到傍晚时分,就搬个小板凳坐在焕然一新的白色阳台顶下,和出来纳凉的邻居们拉家常。环境的改变,让她重新爱上了这个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对社区的未来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期待。
银丰油厂宿舍的成功改造,是江家林社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也是在基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武穴街道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聚焦居民生活中的细微需求,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以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为抓手提高管理服务质效,以更加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携手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更加温馨、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