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志爱草莓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2年,在工地做装璜的蔡志爱思来想去决定回老家自己干点什么。因在外地打工时认识了一位种草莓的福建人,在他的建议下,福建老板投资几十万元在石佛寺镇机车下村租地种起了奶油草莓,他则在草莓园打工。从平整土地、除草、施肥,到育苗、授粉、采摘,从小侍弄过庄稼地的蔡志爱种起地来驾轻就熟。

没过多久,蔡志爱就掌握了草莓种植的技术要领,草莓种植周期短,回报快,门槛低,销路畅,是初涉农业者理想的入门种植品种,蔡志爱看准了商机,决定自己单干。

2014年年初,蔡志爱从挨家挨户和村民谈土地流转,首期流转的70亩土地正式开工了。

热于助人  共同发家致富

在生产过程中,蔡志爱大量使用沼渣、沼液、豆饼等有机肥,严控化肥、农药的使用,灌溉、防治病虫害、控温等方面精准控制,生产出的草莓糖分、果形、口感和安全性等方面都达到了上佳水平。种植草莓仅一年,他已经发展了16000平米的草莓大棚,当年年产值达到160万元。这一年来,蔡志爱不仅忙碌着管理自己的草莓基地,还将好的经验做法分享给周边农户,带动农户发家致富,形成品牌效应。他计划将志爱农场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采摘批发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助力扶贫  带动就业增收

2018年,志爱农场的草莓红了,同样红火起来的还有附近村民的日子。58岁的蔡大娘在草莓园做工已经快三年了。来打工前,她已经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生活主要靠在外打工子女寄钱。从未外出打工的她,如今每月都能按时领到2400元工资。“每天就是给草莓疏苗,这段时间采摘,活不累,挣得还不少。”谈到这份工作,蔡大娘十分满足。在草莓园,像蔡大娘这样的工人还有20多个,他们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每天80元的工资,让他们成为领薪的“上班族”。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有偿使用劳动力等形式带动当地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草莓滞销,蔡志爱就联系石佛寺镇政府,将3000斤草莓送给贫困户和抗疫的工作者,这是他的一片心意,也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份支持。

来源:武穴市委宣传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