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一家四口全部感染,高发期来了,这种病毒来势汹汹

最近

不少孩子被一种病毒“放倒”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图片
图片


“上海儿科已开始排队”的话题

引起热议

其中不少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


有婴儿因此住进ICU

被下了病危通知 


图片


还有一家四口被“干翻”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

近日

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介绍

国庆中秋假期结束

返程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和虫媒传染病


广东也发布提醒:

呼吸道合胞病毒来势汹汹

家里有娃的要特别注意


图片
图片


往年

它的流行期从10月中旬开始

今年流行期有较明显提前


图片


从门诊病例来看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孩子

大多为轻症

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到2周内可痊愈


不过

6月龄以内早产儿

免疫力较弱的少部分患儿

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中重度症状

严重时还可导致

肺炎、呼吸衰竭

脑炎等疾病,甚至死亡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RSV感染的危害

并不会随着宝宝出院而完全消失


大量研究证实

婴幼儿时期严重的RSV感染

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

反复的喘息和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一次感染

可能影响孩子长期的呼吸健康


图片


因此,专家特别提醒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

剧烈咳痰、呼吸费力等情况

务必要尽早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

一起来关注!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易感人群。


该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及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传播,感染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发热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两大特点:


  • 杀伤力强: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前都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

  • 传染力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力约为流感的2.5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或家庭聚会等人群密集处扩散。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9月29日—10月5日)》,在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核酸检测中,RSV阳性率排第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RSV阳性率排第1


图片


 婴儿和老人容易出现重症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逐渐成为威胁老人和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更需加强防护。


专家表示,容易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主要是小年龄婴儿和老年人。通常1岁以内的小年龄婴儿更易发生重症,有的甚至不到8个月;65岁、70岁以上的老人也是高危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危害并不会随着儿童出院而完全消失。大量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的喘息和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一次感染可能影响孩子长期乃至终身的呼吸健康。因此,家长切莫忽视孩子感染后的不适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轻度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伴或不伴发热、声音嘶哑等。


重度症状

  •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呼吸时胸骨、锁骨上、肋间隙凹陷)、鼻翼扇动或呻吟等。

  • 喂养困难:婴儿吃奶减少或异常哭闹。

  • 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家长请注意,若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 体温>38.5℃,反复不退;

  • 烦躁哭闹、精神状态差;

  • 食欲降低或拒食,伴脱水表现;

  • 鼻孔张开使劲呼吸,肋骨或胸廓下方肌肉向内凹陷;

  • 呼吸困难、急促伴呻吟;

  • 明显咳嗽伴喘息,甚至憋喘。


 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预防是关键。


个人防护

  •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应避免前往人多拥挤场所。

  • 做好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碰眼、口、鼻等部位。

  • 不与他人共用杯子、餐具,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感染后的应急处理

  • 轻症患者(咳嗽、流鼻涕)可居家休息,多饮水、避免疲劳,一般7~10天即可自愈。
  • 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持续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最后再次提醒:一旦孩子出现热不退、剧烈咳痰、呼吸费力等情况务必尽早就医!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注意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来源丨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事件、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