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武穴街道江家林社区围绕
慢性病康复医疗中心
江家林农贸市场二期
明珠公园、景阳路南延
四大项目拆迁任务
以“算好四本账”为核心思路
组织干部以“5+2”“白+黑”的劲头
全力攻坚
最终实现“零上访、零强拆、零事故”
成功将征迁从“民生难题”
转化为凝聚民心的“暖心工程”

“最难的任务,党员干部先上。岗位的责任,必须落到实处!”征迁工作启动当天,江家林社区党委书记郭溥俊便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将社区干部分成多个小队,推动岗位职责与具体任务精准对接,同时明确“一户一档、一项目一方案”工作要求,确保每个项目底数清、每户居民诉求明。
为摸透实际情况,社区干部主动“捐”出休息日:白天跟随包保单位挨家挨户上门,遇居民白天上班就改在晚上再跑一趟;面对不理解政策的居民,反复上门讲解,直到对方听明白、能接受。每晚回到社区后,大家还会围着表格核对房屋产权、梳理家庭情况、记录特殊需求,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凭借这份“较真劲”,郭金盘垸92户110间房屋的征迁倒房任务仅用三个月便完成,实现“和谐拆迁、暖心拆迁”,为后续项目推进筑牢基础。

“拆迁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心账。群众的难处,我们得替他们想到前头。”这是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准则。农贸市场商户郭先生起初坚决反对拆迁,他在此经营十几年,担心拆迁后失去客源、没有摊位,影响一家老小生计。社区干部没有急于劝其签字,而是跑遍周边三个新商圈,对比各点位人流量、租金,还联系市场监管部门为他申请营业执照变更“绿色通道”,减少跑腿流程。当干部们将3个摊位选项、1张变更流程表递到郭先生手中时,他红着眼说:“你们比我自己想得还细,我再不同意,就太不懂事了。”
明珠体育公园征迁中的迁坟工作,更是触及居民情感痛点。有老人直言:“祖辈埋在这里几十年,挪地方我心里不踏实。”社区干部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坐在老人家中拉家常,听老人讲述先人事迹,陪老人到墓地查看,再慢慢介绍体育公园建成后对社区的好处。同时,干部们查阅民俗讲究,为老人提供迁坟仪式建议,还协调民政部门拓宽新墓地道路、增加绿化,彻底打消老人顾虑,最终迁坟工作顺利推进,未发生一起纠纷。

“党员就得冲在一线,给群众当好表率!”在郭溥俊的带动下,社区党员干部主动认领责任,成为拆迁攻坚的“排头兵”。60多岁的老党员郭志勇主动申请加入郭金盘垸工作组,他在垸场生活一辈子,对每户人家的难处、矛盾都了如指掌。此前,有两户居民因房屋产权纠纷,在拆迁补偿问题上争执不下、脸红脖子粗。郭志勇上门后,先陪两户人家回忆儿时共同成长的情谊,再帮他们算清产权、理明补偿,最后劝道:“都是老街坊,别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各让一步,日子才能过得好。”一番话让两户人家消了气,主动达成协议。
为保障拆迁公开透明,社区在拆迁指挥部门口设置“阳光公示栏”,每天更新补偿标准、每户签约进度、倒房时间。居民有疑问,可随时找干部查资料、问情况。“每一笔钱都明明白白,我们不怕吃亏,也愿意配合。”居民的认可,成为干部推进工作的“助推器”。

凭借“四本账”的精准推进,江家林社区拆迁工作成效显著:农贸市场2栋宿舍楼、8栋自建房、6间厂房、1栋酒店全部顺利签约倒房;郭金盘垸签约率达100%;景阳路拆迁不到两周完成签约;明珠体育公园迁坟实现“零纠纷”。
如今,站在社区空地上,郭溥俊和干部们已开始畅想未来:景阳路拓宽后,居民出行将更便捷;明珠体育公园建成后,社区会多一个“后花园”。“拆的是旧房子,建的是新未来。走的是家门,连的是民心。”郭溥俊表示,社区干部的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履行岗位职责,为居民幸福生活、社区高质量发展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