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国庆不打烊!武穴中学把假日变成“助学日”

国庆小长假,有人奔赴景区看风景,有人留家陪伴享团圆。而在武穴市的乡村小道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带着牵挂与责任,走进一户户困难学生家庭——这是武穴中学践行“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而无忧承诺的日常,更是这个假期里最暖的"风景"。


一份证书
延续跨越身份的善意


故事要从国庆前夕的武穴中学食堂说起。9月29日上午,武穴中学党委书记胡启云专程找到了食堂白案厨师李成军,递上了一本红彤彤的"捐赠证书"和一封受助学生亲笔写的感谢信。



证书上的文字,记录着一份普通劳动者的大爱:“承蒙您慷慨襄助,为2023级一名女生提供学业资助,总额达七千元。您的拳拳善意,如春风化雨温暖学子心田。


李成军是甘肃天水人,在武穴中学食堂做白案多年,还是武穴市第九届政协委员。2024年3月,他主动提出要资助一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还说要“一直帮到孩子毕业。可今年暑期,他突然患病住院,还动了大手术。学校领导心疼他的身体,更不愿让他带病操心,主动婉谢了他继续资助的心意,由学校资助办接过了这份"爱心接力棒"。


而被他记挂的女生,身世让人揪心:父亲因早年腿部后遗症不能干重活,只能打零工;母亲在疫情期间患病去世,她跟着九旬奶奶生活,全靠老人微薄的退休金支撑。如今,李成军的善意有了学校接续,孩子的求学路,再不用为学费发愁。


放弃团圆
他们把假期过成"助学日"


10月2日清晨8点,迎着初升的朝阳,工会主席王准、学生资助办干事王颖等人已经背着资料袋出发了。他们带着校领导的嘱托,要赶在假期里走遍全市多个乡镇,摸清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这是学校资助工作的“老规矩,每一笔资助金都要花在刀刃上,每一份关怀都要送到心坎里。


对王颖老师来说,这个假期本有特别的意义:丈夫在宜昌工作,平时聚少离多,双节是难得的“牛郎织女相会机会。可一想到那些等着被牵挂的孩子,她还是把车票退了:“孩子的事耽误不得,团聚往后再补也来得及。



就这样,他们的脚步踏过了石佛寺镇的田埂、大金镇的小路、梅川镇的山坡,把温暖送进了8户困难学生家里。


8个家庭,8份不易
却藏着相同的期盼


走进这些学生的家,才知道“求学不易四个字背后的重量。石佛寺镇胡福泗村的高一女生,中考考了734.5分的好成绩,家里却凑不齐学费:父亲早逝,母亲因病干不了重活,作为脱贫户和低保户,她和读大三的姐姐、读初二的弟弟,全靠母亲打零工糊口。


梅川镇驿垴垸男生,中考719.4分考入武中,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父亲以前靠修家电养家,如今重病瘫痪,母亲开的小卖部收入微薄,还要供他和未毕业的姐姐读书。


四望镇吴义岭村的男生中考726.2分,父亲手脚不便,母亲智力不全,两口子在村口开的小卖部挣不了几个钱,全家靠爷爷在工地装模版过日子;石佛寺镇冯秀村的男生,6岁时母亲务工触电身亡且没得到赔偿,父亲在外打工收入有限,三个孩子读书全靠爷爷奶奶务农支撑……



一家有一家的难处,可当看到武穴中学老师走进家门时,家长们的反应却如出一辙:攥着老师的手,红着眼眶重复着感谢,末了总会说一句:“您放心,我们一定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简单的话语,藏着最朴素的感恩,也映照着武穴中学多年助学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资金帮扶,而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传递温暖,让每个身处困境的孩子都知道:有人在为你撑腰,你只管奋力向前。



这个国庆节,武穴中学经济困难的学生书桌前少了一份忧虑,乡村的小路上多了一串温暖的脚印。而“让每个困难学子学而无忧的承诺,正被这些稳健的身影,一步步变成现实。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