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人民日报 | 匡 彬:再守一天湖

《人民日报》7月14日刊发匡彬随笔文章《再守一天湖》,通过记录守湖人的一天,展现天堂湖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缩影,反映天堂湖守湖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守护好一湖清水。

图片图片

再守一天湖

匡 彬《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4日第 20 版)

天还泛着蟹壳青,湖北罗田天堂湖边的茅叶尖上已缀满露水。老胡解开系在水边木梓树上的缆绳,船桨往青石埠头轻轻一点,船便剪开晨曦滑了出去。

图片

湖心传来一声鸟叫,是一对黑鸢。它们在等着老胡,好像知道了这是老胡最后一天巡湖,明天他就要退休。终于见着了老友,黑鸢激动地降低飞翔高度,在空中盘旋打转。去年落砣子雨,把它们的窝冲毁了。黑鸢烦躁不安,在天上不停地鸣叫。那声音太难听了。老胡没有办法,在院子的樟树上给它们搭了一个窝,可它们不太喜欢叶子茂盛的树,自己又在松树上建了新巢。

图片

老胡照例拐进嫦娥峡。30年前种的护林树已能合抱,风一吹,落叶打着旋儿,跌进了船舱,一片,两片……老胡捡起一片树叶,装进自己的帆布包里。他想起将要进入汛期,该测水位了。量水尺的铜环早磨得发亮,老胡把数据誊到巡湖日志上,笔尖在纸面洇开一朵墨花,他仔细一看,是一坨鸟粪!他抬起头,正要骂那只调皮的鸟儿时,发现岸边的巴茅荡传来了嘎嘎的叫声。巴茅荡里藏着绿头鸭窝。老胡把小船靠岸,弓着身子拨开茅秆。去年被野猪踩坏的巢穴早补好了,新编的草茎还泛着青。绿头鸭都去捕食了,窝里还卧着两枚蛋。老胡记录了一下,繁殖期的绿头鸭要重点巡查。

图片

日头攀上大别山,晒得老胡愈发黝黑。老胡端起军绿水壶,往壶盖里倒一满杯水,大口喝起来。水壶里盛的是用鱼腥草泡的凉汤,里面加了桂花蜜,清热消火。水壶用清晨冰凉的井水泡过,喝一口,浑身爽利。上周救起的小鸊鷉正在不远处踩水,幼鸟像绒毛球似的缀在身后。小鸊鷉不怕人,它们向老胡游过来,似乎也想喝一口解一解热。老胡大方地把壶盖里的凉汤洒进湖里。小鸊鷉性子急,一头就钻进湖下面去了。

图片

正午的湖水被晒成温吞的碧玉,附近村庄胆大的男孩们光着膀子往巴茅荡里钻。孩子们在滩涂上插竹竿,系着各色浮漂,彩色塑料圈像给湖面戴了串项链。不一会儿,蹲守了整上午的小胖子突然压低嗓门:“快看!鹭在教娃娃用勺子嘴!”老胡哈哈大笑,他想起自己的小孙子也是这个年纪,他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孙子,但又舍不得湖里的这些“宝贝孙子”。

老胡的船桨又轻轻一点,湖面漾起层层叠叠的银鳞。他站了起来,吼了两句罗田畈腔,嘶哑的嗓音吸引了一只冠鱼狗。冠鱼狗在枝丫上一蹦一跳的,像是在应和着老胡的曲调。

图片

同事催老胡回来吃饭,老胡应付着。返程时起了风,老胡任小船漂着,看云影在湖面游走,枯荷支棱着焦边。船头撞上码头时,夕阳正把整片天堂湖酿成柿子酒。老胡在湖上待了一辈子,从捕鱼到守湖,他对这块水域再熟悉不过了。他忽然听见40年前那个愣头青,扑通跳下水的声音。石阶还是湿的。老胡往上数到第七级,有一块刻着“1985”的石砖,那仿佛是属于他的守湖纪念品。

(摄影:周卫烈)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