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刊江街道龚隆社区的当家塘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曾几何时,这里是两千余居民闲话家常的聚集地,东家长西家短的谈笑声是夏夜最熟悉的背景音。然而如今,一阵欢快的音乐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流淌而出,悄然改写着乡村夜晚的“剧本”。
这场改变,源于几位爱跳舞的女同志的“小提议”。抱着锻炼身体、丰富生活的想法,她们向社区提出组建广场舞队的建议。令大家惊喜的是,社区迅速响应,场地协调、音响调配、舞曲筛选等工作一气呵成,龚隆社区广场舞队就此“成团出道”。
每当夕阳给天空染上胭脂色,文化活动中心的广场便热闹起来。身着轻便服装的女士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至,有人初来乍到略显羞涩,有人早已按捺不住兴奋。随着领舞的节奏响起,大家舒展肩臂、迈开步伐,“左一步,右转身”的提示声与欢快的鼓点交织,笑声在空气中荡漾,比往日的闲聊更显鲜活。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放暑假的孩子们成了这支队伍的“编外成员”。她们踩着不太协调的舞步,模仿着大人的动作,花裙子随着蹦跳上下翻飞,宛如一群灵动的小蝴蝶。还有学过拉丁舞的小朋友即兴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原本只属于“阿姨们”的舞台,摇身一变成为老少皆宜的欢乐派对。
“以前晚上除了唠嗑没事干,现在跳完舞浑身舒坦!”领舞朱大姐擦着额头的汗珠,笑容灿烂。新加入的郭阿姨也连连点头:“既能活动筋骨,还能和街坊邻居们聚聚,可比闷在家里有意思多了!”
音乐还在继续,舞步越来越整齐。当家塘边的闲谈声渐渐隐去,文化活动中心的灯光下,整齐跃动的身影成了社区新的夜景。“走,锻炼去!”这句简单的邀约,如今成了居民们晚饭后最温暖的默契,为两千多人的社区注入了健康与活力,更织就了一张紧密的邻里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