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1997年从德国ESSEN大学博士毕业 2003年春节刚过,“非典”的阴影笼罩着广州。在当时谣言四起、人人自危的情况下,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接到了解剖首具SARS病人尸体的任务,学校决定由她主刀。当时她正患胃肠炎住院,也深知其中的危险,却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上解剖台。 解剖时,一股鲜血溅到了她身上,她仅用酒精消毒后便继续工作,直到解剖完成,好在没有受到感染。此后,她又主刀和参加了两次SARS病人的尸检。通过深入研究,她与病理学教研室丁彦青教授发现了SARS病程中的病理学变化,并将该案例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该文章是我国首批在国际高影响力杂志发表的文章,当年就被引用两千余次,为全球SARS的病理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慧君教授不仅在科研和实践中表现卓越,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她深知法医学人才的重要性,对待学生,她既严格要求又关爱有加。在课堂上,她以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法医学的热爱;在实践中,她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尸体解剖和病理分析,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在她的教导下,许多学生成为了优秀的法医学专家,在教学科研机构,国家公、检、法岗位上为法医学事业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