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快打卡!大山深处的“夏日小美好”~连空气都是甜的

荷叶依依、莲花绽放、远山葱绿……像是上帝打开了调色盘,每帧画面都像一幅多彩浓郁的油画风。

图片


“随便一个镜头,美得令人心头一颤,给人一种‘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心醉。”4日,来自武汉的游客徐先生告诉笔者:高考结束了,带儿子来武穴多彩旅路放松一下,他们被山路转弯处的余川镇徐冲村一下子吸引住了,他情不自禁的感叹:“绿荷、莲花、古树、远山、碧波、交相映衬,想不到大山深处有这么美丽的村庄,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图片


从徐霞客公园沿阶而下,大片大片的荷池便呈现在眼前,目之所及皆是景:微风中,荷叶和花朵也轻轻地摇曳起来,好像整个池塘都在翩翩起舞;荷花颜色粉中带白,香气袭人;花朵上的蜜蜂在忙碌采蜜,池上不时有飞鸟飞过,四周是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荷花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超然了。

图片


一位老农正在池边拨草。他是附近徐昌垸的村民徐全胜。“我们这除草不用除草剂,这样才能保证莲蓬的品质。”“这里务工一天有150元收入左右,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我们打心眼的开心。”

图片


一个个子不高、面色黝黑的汉子走在垄沟里,不时扶起几枝莲蓬,查看长势。一颗颗饱满的莲蓬立在水面。他是村支书杨金德。

图片


面对着连片的莲花池他向我们介绍:这里原本是一块荒田,共有124亩。按照农文旅融合的思路,今年春,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我们和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一起,谋划了建设莲花基地。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户抱团发展。因莲花基地在荆竹水库边,我们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为这个项目取了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叫“荆竹‘荷’韵”。

图片


荷花池边有一个喷泉,水柱向上冲起来有数米高。

老杨指着喷泉说:这个喷泉是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一部分,按市里要求,我们村的生活污水都进行了集中收集和处理,污水处理好以后,引到这里建个喷泉,与莲花、荷叶相映成趣,成为市民新的打卡点。

“搞农业是一门大学问,种子好比是农业的‘芯片’。我们从武汉农业科学院引来鄂子莲系列品种,这些莲花品种花期较长,而且渐次开放,莲蓬品质好。我们还和市科协联系,加强农民的科普教育,推进新技术培训、新品种试验示范。有科技支撑,我们推进莲产业的底气更足了。”老杨面带微笑,信心十足。

图片


“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在种莲,还得围绕市场‘种’长产业链。”老杨对莲产业的发展思路清晰:发展莲子、荷叶加工,提升价值;与武汉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良种,实现由卖莲蓬向卖莲种的转变;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模式,树立徐冲农产品品牌;以莲引“流”,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徐冲,建立村“土特产”集中销售点,发展一批农家乐、民宿、特色种养,使村民户户有致富项目、老杨掰着指头向我们介绍。

据了解,徐冲村坐落在佛教圣地横岗山脚下,红色旅游路穿境而过,荆竹水库三面环绕,是典型的山区村、库区村。全村总人口785人,共244户。该村庄是全国第一批森林乡村、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和武穴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有镇党委的正确领导,有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的全心帮助,我们对徐冲未来信心很足。”老杨说。

在莲花池附近,从襄阳来的游客邵先生还专门作了一首诗赞美徐冲:扬帆起航徐冲村,金戈铁马战脱贫;德政谋划长久计,细品红莲新长征。

图片


中午十二点,村口的调频广播响了,播放的是一首经典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光深处的歌声能在今天到处飞扬,是因为人们心底的喜悦为它插上了翅膀。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听着悠扬的歌声,望着眼前摇曳的荷花,我们在心底为徐冲村祝福:朝前走,阳光正好。

END


通讯员 | 朱佩兵、徐武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