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全域联动,全员攻坚,全程守护!武穴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秋季秸秆禁烧攻坚进入关键阶段

武穴市坚决对标省、黄冈市

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

以“最强决心、最实举措、最严纪律”为抓手

全域联动、全员攻坚、全程守护

筑牢大气污染防治防线

全力守护武穴蓝天净土



田家镇街道


为全面落实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田家镇街道精心部署,建立起 “主要领导巡回督战、驻村干部包片驻守、专业专班联动巡查” 的分类督导体系,各方力量既各司其职,又密切协同,在全街道织就了一张疏而不漏的禁烧“立体防护网”。


图片


主要领导巡回督战压实责任。田家镇街道党工委负责人靠前指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村(社区)秋收一线开展巡回督查,要求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将禁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田块、每一个责任人。并重点关注“疏堵结合”的落实情况,在现场与村社区负责人、农户深入交流,协调解决秸秆离田、运输等实际困难,致力于从源头破解难题,让禁烧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驻村干部包片驻守严防死守。全街道所有驻村干部是禁烧战线上的“前沿哨所”和“流动哨兵”。他们在重点时间节点扎根所包保的村组,与村组干部共巡查、同负责。他们的身影遍布田间地头,既是宣传员,耐心向农户解释政策;也是巡查员,用“铁脚板”走遍每一片农田;更是科技员,在韩垸村等村社区,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熟练操作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控,极大地提升了巡查的精度与效率。


工作专班联动出击精准执法。由街道应急管理办、纪工委、环保一中队、综合执法分局组成的禁烧工作专班,是督导体系中的专业力量和“机动部队”。他们不局限于任何一个村,而是基于专业职能,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联动巡查与执法。他们聚焦干部作风与在岗情况,为禁烧工作提供纪律保障。依据法律法规,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现场取证和快速查处,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力。


这套三级督导体系,是一个功能互补、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主要领导提供战略指导与压力传导,驻村干部确保阵地不失,工作专班则提供专业的执法和监督支持。下一步,田家镇街道将继续发挥这一体系的合力,确保全域、全时段“零火点”,守护好辖区的蓝天净土。


(来源:微田镇

图片




石佛寺镇


为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武穴市石佛寺镇以“实”为要、以“行”破题,从政策传达、底数摸排到一线巡查,打出一套闭环式工作组合拳,让禁烧工作落地有声、见行见效。


图片


在部署上突出“快”与“准”。镇内各村驻点干部主动下沉,第一时间组织村组干部召开专题会议,将市、镇两级秸秆禁烧会议精神精准传达到“最后一公里”。同时,结合各村耕地分布、作物收割进度等实际情况,逐地块排查统计“收割未烧田块”,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每一块待监管区域都不遗漏、情况清。


在责任上聚焦“严”与“实”。针对统计出的田块,石佛寺镇全面落实“田块包保到人”制度,将监管责任细化到具体干部,明确管护范围、巡查频次与应急处置要求,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让每一块田都有“专人管、专人护”。


在行动上彰显“勤”与“细”。政策部署后,驻点干部与村组干部立即化身“禁烧巡查员”,每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常态化巡逻,既现场排查秸秆堆积、明火隐患,又面对面向农户讲解禁烧政策与环保益处,用“脚步丈量田埂”的坚守,将禁烧防线织密织牢,全力守护镇域生态环境。


(来源微石佛寺

图片



万丈湖街道


万丈湖街道坚持科学部署,全面谋划,筑牢秋季秸秆禁烧“防火墙”,守护辖区“蓝天白云”。精密部署,压实责任链条。街道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面临形势,同步出台了《万丈湖街道秸秆禁烧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各社区(村)、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驻点干部的具体职责,将任务分解到田块、责任压实到个人,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落实、部门联动、人人有责”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确保禁烧工作无盲区、零死角,线上线下营造浓厚氛围。


图片


为提升群众对秸秆禁烧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万丈湖街道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充分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各社区网格微信群等平台,持续推送秸秆禁烧相关政策法规、危害性以及典型案例。线下,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及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禁烧政策与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同时,在主要交通干道、人口密集区域、田间地头悬挂醒目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利用“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禁烧音频,确保宣传全覆盖、无遗漏,让禁烧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万丈湖街道严格落实驻点干部包保责任制,在每日早、中、晚关键时段深入所负责片区开展巡逻,尤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地块的监控力度。一旦发现露天焚烧秸秆行为,立即上前制止、迅速扑灭,并及时上报。街道还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对各社区禁烧工作开展情况及驻点干部在岗履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以严明的纪律保障禁烧工作顺利推进。


(来源
:微万丈湖

图片


武穴街道


 郭应龙社区 

图片

郭应龙社区构建了“网格化巡查 + 精准化管控” 的工作模式,每日晚间,由村组干部牵头,联合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伍便按照“包村包组包田”的原则,对垸场内所有农田、林地、荒坡及秸秆堆放点开展全方位巡查。针对晚间农户农忙及休息的焚烧高发时段,巡查队延长巡查时间,采用“步行排查+车辆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偏僻地块、沟渠旁等易出现违规焚烧的隐蔽区域重点盯防,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焚烧秸秆的苗头,巡查人员会第一时间上前劝阻,结合近期空气质量数据与火灾事故案例,详细讲解露天焚烧对大气环境、人身安全及社区环境的危害;遇到农户在田间整理秸秆,还会主动提供秸秆还田技术指导,从源头消除焚烧隐患,真正将“禁烧”要求转化为农户的自觉行动。



 二里半社区 

图片

二里半社区通过村村响喇叭循环播放、悬挂横幅、发放《致全市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农户清晰解读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土壤肥力及周边安全的负面影响的危害性、政策规定、法律法规及环保知识等。对秸秆禁烧的重点区域,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耐心讲解宣传禁烧的重要意义,不间断开展巡查工作,营造禁烧秸秆的浓厚氛围,确保禁烧工作取得成效,使“不敢烧,不能烧,不想烧”的思想深入人心,切实做到不燃一处火、不冒一处烟。同时,向农户普及秸秆还田、饲料加工等资源化利用途径,引导农户从“要我禁烧”转变为“我要禁烧”。


 东城社区 

图片

东城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开展秸秆禁烧入户宣传活动,同步发放《致全市农民的公开信》,将政策与关怀直接送达居民手中。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分组划片,挨家挨户走访,每到一户,工作人员均向居民递上《致全市农民的公开信》,并解读其中关键内容。公开信清晰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全时段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的决心和要求,详细列举相关法律法规及违规焚烧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表达了对广大农民朋友理解、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殷切期望。居民认真聆听讲解、阅读公开信,并就具体问题与工作人员交流,部分居民表示,此前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入,通过此次面对面宣传,真正明白了禁烧的意义,今后将严格遵守规定,并积极向邻里亲朋宣传。


 正街社区 

图片

为了让禁烧理念精准传递到田间地头,正街社区精心制作了通俗易懂的宣传单,内容涵盖焚烧秸秆的法律责任、环境危害以及秸秆还田、回收利用等科学处理方式。宣传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鼓励大家争当秸秆禁烧的“宣传员”“监督员”,主动向身边有农田的亲友普及禁烧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截至目前,正街社区已发放秸秆禁烧宣传册数百份,覆盖辖区大部分居民。通过“社区宣传+居民联动”的方式,让秸秆禁烧政策突破地域限制,从城市社区延伸到农村田间,形成了“一人知晓、多人传播、全民参与”的良好宣传氛围。


 李顶武社区 

图片

连日来,李顶武社区干部及垸场组长通过发放宣传页、入户讲解、晚间“敲门行动”、屋檐下“微课堂”等形式,持续传递禁烧政策。他们用最朴实的乡音,结合生动案例,说明焚烧危害,并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有效方法和益处,引导大家转变观念,实现“变废为宝”,特别是在信息接收相对滞后的老年群体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筑牢了全民禁烧的思想防线。同时,社区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了《秸秆禁烧区域责任包保表》,将整个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包保责任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同时,社区科学调配力量,在各重点防火区域和高发时段开展不间断巡查值守。由社区干部、垸场组长、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一旦发现露天焚烧的苗头,巡查人员第一时间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责任包保+巡查值守”的组合措施,将静态宣传转化为动态监管,形成了有效震慑,让意欲焚烧者“不敢烧、不能烧”。


 西菜园社区 

图片

连日来,西菜园社区以多样化形式引导居民树立环保意识,共同抵制露天焚烧行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专项宣传小队,多渠道推进宣传工作。在辖区主要路口、居民楼院显著位置张贴《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倡议书》,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单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秸秆露天焚烧对空气质量、交通安全及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同时,通过业主群、社区公众号推送科普信息,结合广播循环播报,广泛普及秸秆粉碎还田、加工饲料、转化能源等回收利用途径,让居民深入理解“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主动参与秸秆综合利用。


(来源:武穴街道

图片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