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防汛备汛,武穴在行动(十七)

武穴市纪委监委:闻“汛”而动 筑牢“防汛堤坝”


“防汛物资储备是否充足?值班值守是否按要求落实?”近日,武穴市纪委监委对全市12个镇(街道)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图片


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对干部值班、应急处置和镇(街道)纪(工)委“再监督”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并督促迅速整改。


武穴市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室组+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机制,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街道)扎实落实防汛工作要求,紧盯应急值守、防汛物资、群众安置、设施管护等关键环节,持续跟进监督,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各环节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衔接顺畅、运行高效。


“我们将继续紧跟防汛形势,及时跟进监督检查,以有力监督压实属地责任,推动防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武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党风政风监督室 胡杨树




武穴农水集团全力做实“两湖”防汛工作


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近期强降雨多发频发,导致防汛形势严峻。武穴农水集团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全面部署“两湖”防汛工作,重点加强对武山湖、马口湖防守地带巡湖检查,实行日夜轮换值守,确保“两湖”安全度汛。


图片


加强组织领导。集团防汛指挥部组建两支抢险突击队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体员工取消休假,随时待命,做到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加强巡湖检查。安排落实责任领导加大对武山湖、马口湖湖区的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并对重点区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同时,加强对周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汛意识,共同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图片


日夜轮换值守。实行轮换守夜制度,确保夜间武山湖、马口湖湖区安全。责任领导亲自带队,与员工一起轮流值班,密切关注水位变化,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处置。


未雨绸缪。集团提前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包括沙袋、救生衣、抽水泵等,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用得上。提前布置加固相关设施,防范于未然。面对可能到来的洪水威胁,对相应闸口、拦鱼设施进行严密的检查和加固,确保其能够承受洪水的冲击。及时清理河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水流顺畅。对于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维护和升级,增强其排水能力。


图片


加强信息报送。一方面集团加强与“两湖”所在地防汛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加强“两湖”巡查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下一步,武穴农水集团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落实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协作,共同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贡献力量。(来源:武穴农水集团



市农业农村局:闻“汛”而动 护“农”安全


近日,武穴大地遭遇持续性的强降雨,农业生产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确保当前夏季农业安全生产,武穴市农业农村局加大农业技术服务力度,织密“汛情”防护网,确保服务有技干,指导有专家,抗灾有专班。同时印发1份农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紧急成立15个救灾工作组,分赴全市12个镇街农业生产区域,抗灾技术人员124人次,清理“三沟”6.23万亩,抢排积水7.82万亩,加固农业生产设施0.02万亩,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图片


“当前早稻、再生稻正处于抽穗灌浆、拔节孕穗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及时排水补肥,喷施叶面肥,促进水稻灌浆结实;中稻正处于返青分蘖期,排水后疏通‘三沟’,适时采用‘上喷下追’施肥法,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后期视苗情及时烤田,培育水稻适宜的群体数量,夺得高产高效;大豆、蔬菜等旱地作物应尽早排涝清淤,减少渍害时间,叶面适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0.5%尿素,促进作物迅速恢复生长。”武穴市农业农村局抗灾救灾技术指导组组长、总工程师陶玉池说。


图片


灾害无情人有情,武穴农业护“农”行。下一步,武穴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紧盯“汛情”变化,以防大灾、救大险、抗大灾、保生产为己任,常态化守护着农业、渔业、畜禽、农机安全生产,确保安全度汛、平安度汛,秋季农业丰产丰收。(通讯员:周继永 夏西亚




武穴文博:保护汛期文物安全
为保障2024年汛期文物安全,全面掌控市域文物安全形势,防止不可移动文物倒塌、损毁等安全事件发生,武穴博物馆在武穴市文旅局党组的指导下积极行动,提前部署应对可能发生的大风、雷电、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开展全市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工作,确保汛期期间不可移动文物安全。

图片

加强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力度,主要对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遗址文物本体现状和周边环境防汛措施进行重点巡查,针对部分文保单位排水系统出现堵塞,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进行了清理和疏通,及时的降低了文物受损风险。

图片


巡查过程中,巡查小组对不可移动文物现状进行记录,对发现的问题汇总造册并及时沟通对接乡村两级,明确文物保护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最大限度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文物保护员作用,一旦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图片


古老桥梁的汛期安全一直受到关注。巡查小组来到省级文保单位袁山河功德桥,发现连日雨水已导致袁山河水位增高,对桥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力,这样产生的淤塞极其容易造成桥梁结构变形,甚至整体结构失效,留下安全隐患。大家迅速行动及时清理了河道周边的堆积物、漂浮物。


图片


此次汛期文物安全巡查排查,及时排除文物保护单位可能存在的防汛安全隐患,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度过汛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文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在汛期这样的特殊时期更应该为这些珍贵文物保驾护航!(来源:武穴市博物馆

环卫工人坚守防汛一线 清淤保畅守护城市洁净

近日,我市持续出现强降雨,为做好梅雨季出现的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应对处置工作,市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进入“战时”状态,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应急响应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值班值守和各项防汛排涝措施。


图片


环卫工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业方式,发挥机械保洁作用,重点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进行地毯式清理和循环高压冲洗,清除积存的淤泥、污垢,并借雨冲洗垃圾箱、垃圾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市容环境。同时强化机动巡查,迅速处置险情。加强对重点区域、道路的检查力度和巡查频次,排查安全隐患,发现排水不畅等问题及时处理,加强相应防范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图片


连日来,市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每日出动500余人次,洒水车、洗扫车、高压冲洗车24台,每天共计收运城乡生活垃圾380.12吨,清理落水筛、雨水井2300余处,疏通下水管道20余处,清理路面大件垃圾杂物、卫生死角6处,全力做好雨中雨后道路精细化保洁,全力保障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和道路通畅。(来源:魅力武环




市城投集团:做好路灯运维工作 全力保障汛期照明


武穴市入梅以来持续降雨,为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防汛部署要求,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明亮的夜晚环境,市城投集团城市运营路灯运维部以雨为令,闻“汛”而动,提前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巡检计划和保障措施,全力保障汛期照明和夜间安全出行。


图片


加大巡检。根据城市道路布局和路灯分布情况,划分了不同的巡检区域。对于靠近水域的沿江大道、沿湖大道以及其他道路施工部门可能造成照明隐患的作业地点加大了巡检力度,一天一观测,一次一记录。


图片


隐患排查。在巡检过程中,路灯运维部同步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包括检查路灯设施的电气安全性能,路灯设施的周边用电环境评估等。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立行立改,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并保障照明供应。


目前,武穴市梅雨季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市城投集团城市运营路灯运维部将严阵以待,继续严密关注雨情、水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在风雨中践行初心和国企担当,确保城市路灯安全度汛。(来源:武穴城投




刊江街道龙里社区:筑牢渠道堤坝,化险为夷守安全


6月23日下午,龙里社区在开展防汛巡查时发现,栗林咀湾泄洪道有一处水质较为浑浊,凭借多年的防汛经验,相关负责人推测流水变浑是渠道堤坝有渗漏导致的。龙里地处江北路及郑席线交界及沿线处,主要任务是防内涝,保障辖区渠道、泄洪道、东风港、蔡凹水库等地泄洪安全。如果渠道堤坝被冲毁,栗林咀小区的农田,低洼处居住的居民生活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图片


龙里社区当即组织两台挖掘机,对损坏的堤坝进行筑牢。堤坝上,雨水冲刷的土地更加泥泞了。工作人员一边指挥挖掘机施工,一边清理渠道边的杂草。短短半小时,修复工作便顺利完成。为保障修复效果,不再出现破损风险,工作人员直到渠道水质清澈畅通后方才离开。(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万丈湖街道太泊社区迅速处置一起路面塌陷险情


6月25日早上6点,太泊社区干部在巡堤查险时发现主干道路面有一处“黑洞”,经检查,发现该处是一处港渠排水站点,长期的雨水冲刷,导致道路底部被完全洗空,随时有塌方的危险。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上报给处指挥部,并将道路临时封锁,设置警示牌。


图片


万丈湖街道防汛指挥部接到险情汇报后,迅速邀请交通部门专家到现场查看情况。根据专家意见,决定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在道路底部铺设8节水泥承插管以及在上方回填土方用于港渠排水和道路临时通行。万丈湖街道、交通局、太泊社区迅速行动,组织挖机、人员挖开塌陷路面,将水泥承压管放入路面内。同时驻点防汛干部及时做好来往群众的解释工作,提醒他们绕道通行。


图片

据了解,该处塌方地点位于万太线太泊社区十二队与十三队交汇处,万太线作为万丈湖到太泊湖的主干道,是太泊湖防汛防线运输人员物资的交通要道,是一条重要的“安全线”。


经过紧急抢修,8节水泥承插管已经埋入路面内,为顺利通车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讯员:郝澈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