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面对持续旱情考验
花桥镇樊祥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
以“防旱未然”的预判
“多点突破”的举措
“党员带头”的担当
筑牢抗旱保水坚实防线
用扎实行动守护3017亩农田的增收希望

防旱未然,一场攻坚保畅通
“旱情来得猛,好在咱早有准备!”樊祥村村民老李看着通畅的沟渠,语气里满是踏实。自3月起,樊祥村便把抗旱保水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投入130余人次,打响了一场“修脉络、保畅通”的攻坚战。
村两委干部带头清理淤泥、修整渠岸,志愿者主动帮助运送建材、清理杂草……经过持续奋战,全村新修排水沟1200余米、排水管道430米,同步清理修复主干渠1700米。原本淤塞的灌溉通道被一一打通,为旱期水流得以顺畅抵达每一块耕地做足了保障。

硬核投入,9个泵站稳供水
“有了新泵站,再旱也不怕浇不上水!”在樊祥村范垸,看着新建的提水泵汩汩抽水,村民们喜上眉梢。为破解“水源有、抽不上”的难题,村里斥资15万元新建范垸提水泵一座,同步启动全村9个提水泵站满负荷运行。
这些泵站如同“供水卫士”,24小时将源源不断的水流输送到田间。“以前抽水要等,现在打开开关就有水,3000多亩地都能及时‘喝上水’。”村会计算了笔账,有了这些硬件支撑,灌溉效率比往年提高了近三成,为农田抗旱提供了“硬核保障”。

先锋带头,两支队伍聚合力
“刘书记又下水了!”7月正是良田灌溉关键期,为保障抽水顺利,村党支部书记刘锋连续半月日夜守在闸口。白天,他一天下水数次探查下闸板情况,生怕有半点堵塞影响供水。晚上,为避免闸口断水,他就睡在闸口旁,一守就是一整夜。
在刘锋的带动下,村两委干部带头、党员志愿者们主动请缨,成立了“抗旱先锋队”。两委干部昼夜轮班值守闸口,保障及时调节水流大小、清理杂草杂物,确保泵站高效运转。党员及志愿者们紧盯用电安全,常态化开展抗旱用电巡查,拆除乱搭电线10余处,为抗旱工作筑牢“安全屏障”。

先锋带头,提前布局、硬核抗旱,樊祥村用分秒必争的扎实举措,凝心聚气的团结力量,为三千余亩农田“解渴”,为村民稳住增收底气,成就了一片绿意盎然,也守护一方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