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平安武穴 善治广济|解锁田家镇街道的基层善治密码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田家镇街道地处长江中游北岸,版图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辖8个社区、1个行政村,34家规上企业。这里医药化工、港口物流、新型建材、大健康“四大产业”齐头并进,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镇、湖北省“百强乡镇”、黄冈市“临江四城”开放开发主阵地。
作为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这里化工企业多、拆迁任务重、矛盾纠纷复杂,社会治安、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不断交汇,平安建设压力山大。
面对荆棘重重,如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看田家镇街道如何以“微治理”推动街道“大平安”。

面对复杂的地域特点,田家镇街道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挖掘探索“一日三巡”工作法,持续创新“一日三巡”全域监管,以“一日三巡”升级版为突破口,拓展巡防主体、巡防方式和巡防范围,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应急响应能力,筑牢平安建设防线。拓展巡防主体全员巡。巡防主体从联防联控巡逻队延展至干部+专家+群众,党政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安全检查和带案下访,牵牢责任主体的 “牛鼻子”,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聘请安全专家,集中开展燃气、危爆物品、消防等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建立最小应急单元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党员、干部、群众整体联巡。拓展巡防方式全线巡。巡防方式从单一的线下巡逻延展至线上+线下。线上依托网格信息平台、雪亮工程、数字社区,对重点区域实行在线动态监控;线下在农村综合服务站点建立阵地,发动经营业主、热心群众参与信息收集上报,在江边一级公路建立平安前哨常态巡。拓展巡防范围全域巡。将巡防范围从道路交通,延伸到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加强流动人员和化工企业重点行业管理;建立了红色健康管家,深入居民、工地、商铺、小区等走访排查;建立了平安建设综合服务点,及时收集纠纷隐患线索,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街道企业众多,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必须发动企业、群众广泛参与。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积极组建由社区党支部书记领衔的平安创建小组,探索构建社区“大党委”+企业主体+小区(垸场)党小组+党员+热心居民“五联共创”模式;发动群众成立自治组织,推进“五星小区”创建和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广泛开展身边模范、道德讲堂、最美睦邻等活动,实现良法善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治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产城融合,企地联动。街道综治中心与企业紧密联动,企业为街道提供就业岗位,街道为企业流动人口提供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征地拆迁、涉企矛盾,联合企业、村社区、派出所、司法所调处,汇聚平安合力。2023年以来,街道联合企业调处重大事故纠纷4起、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6起,均无一上访诉讼。街道以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抓手,不断强化条块融合、联调联动,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田家镇街道综治中心于2017年建立,是全市首批按照国家标准建立并实体化运行的街道综治中心。今年以来,田家镇街道综治中心以《黄冈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方案》为指引,重新升级改造综治中心,突出中心“实体、实用、实战”目标定位,调整了综治中心人员机构、规范了综治中心工作流程,健全了综治中心工作机制,一站式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矛盾。“中心吹哨,部门报道”。中心整合各部门力量,建成职责清晰、运行流畅、纵向沟通、横向联动的矛盾纠纷处置工作流程,中心根据需要“吹哨”,部门调解员快速报到、高效处置、事后跟踪、闭环问效。中心根据案件化解的效率,不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联合会商,确保群众来访及时快速处理,做到重要信息随时互通。重点矛盾及时研判、重点工作及时调度。杨云林同志从事政法工作二十余年,调解经验丰富,多次被省市表彰,在工作中开创“三正、四心、五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打造“老杨调解室”品牌,以传帮带发展了一批干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形成街道调解团队。他牵头负责的铁水联运拆迁工作,无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街道综治中心与企业紧密联动,企业为街道提供就业岗位,街道为企业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在征地拆迁、涉企矛盾中,联合企业、村社区、派出所、司法所调处,汇聚平安合力。2023年以来,街道联合企业调处重大事故纠纷4起、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6起,均无一上访诉讼。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