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确保医疗机构消防安全,这几点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属于高火灾风险场所

人员相对集中,伤病患者多

一旦遇到火灾

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逃生疏散

近些年,时有医疗机构火灾事故发生

有的甚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害



案例一

2021年8月5日

重庆大坪医院第一住院部起火

起火原因系气温太高

导致空调外机负荷加重引发火灾

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扑灭了火

所幸无人员伤亡

图片



案例二

2019年10月9日1时50分许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

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发生火灾事故

共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502.85万元

事故原因为蚊香引燃周围可燃材料所致


图片


火灾不留情

预防要先行

作为医疗机构

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是杜绝和减少火灾事故的

重要保障




医疗机构如何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01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责任人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

02
开展消防巡查

日常巡查:住院区及门诊区在白天至少巡查2次,住院区及急诊区在夜间至少巡查2次,其他场所每日至少巡查1次。

巡查重点:用火、用油、用电有无违章,疏散救援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备设施是否正常,消控室、住院区、手术室等重点部位人员是否在岗履职等。

03
检查整改隐患

检查:工作人员消防常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消防设备的运行维保、重点部位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等。

隐患治理要实行报告、登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确保责任、资金、措施、期限和应急预案 “五落实”。

04
严禁违规行为

严禁使用未经消防行政许可或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建筑物。

严禁采用燃烧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

严禁擅自关停消防设施、占用逃生救援通道及场地。

严禁违规使用、存放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

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用电。 

严禁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室内和楼道内存放、充电。

05
控制火灾危险源

按照《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和《GB/T 40248-202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严格用火、用气、用电、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管理。

06
严格管控重点部位

病房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门诊区的导诊、挂号、取药等部位应合理布置,尽量避免人员聚集。

07
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特别是对重症病人、骨伤科病人等行动能力较弱的病人要建立明确的疏散保障措施,明确每班次、各岗位人员报警、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责,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

08
开展消防教育培训

加强在编人员、学生、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合同制人员、工勤人员等员工消防教育培训,确保人人掌握消防常识,会查找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等。


那么,医疗机构内有哪些重点防火位置

医疗机构应如何进行整体火灾防控

在医疗机构遭遇火灾又当如何自救

点击下图一起学习吧

↓↓↓

图片


来源丨湖北消防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