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疫情形势趋紧,不少新闻发布中,又开始反复提到“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很多人听了一头雾水,这到底有啥不一样?相关的疫情防控知识,本期给您详细讲清楚~
密切接触者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部分地区按实际情况拓展至前4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会判断其为密切接触者。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八版)的相关规定,密切接触者将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此期间的第1、4、7、14天需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的日常健康监测,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1. 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2. 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3. 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4. 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5. 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6.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7. 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8. 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次密切接触者

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切接触者,这类人群是指与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首次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其中,与密切接触者频繁接触的家人和同事是重点人群。
根据相关规定,次密切接触者先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前7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阴性,则解除隔离,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必须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
一般接触者

如果被判定为以上三种人群时

集中隔离
哪些人需要集中隔离?
集中隔离人员如何管控?
居家隔离

居家健康监测
原则上
在家办公、不参加上学等
做到“两做好四不得一及时”
两做好
四不得
一及时
自我健康监测
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正常上班、上学、就诊、考试等。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

武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
0713-6580672
0713-6580678
▌版权声明:本文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来源:北京健康教育 公卫医师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