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俊,上海今天开始学生接种新冠疫苗没?”8月10日中午,武穴市梅川中学教师方亮又准时拨通了该班学生小俊的电话。
小俊今年初中毕业,已满15周岁,中考结束后,他就去了远在上海务工父母的身边。中考分数出来后,他成绩不理想,就在上海读了中职学校。今天已经是他连续第16次接到班主任老师方亮的电话了。
7月26日,武穴市按照统一部署,开始了15至17周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学生是重中之重。市教育局提前召开动员会,各中学及时召开专题会部署落实,相关班主任老师便开始了细致的宣传和摸排工作。
虽然学生已毕业,但老师的责任未毕业。顾不上照顾幼小的二宝,为按时完成任务,方亮先逐一电话联系家长,及时填写相关信息;对于联系不上的家长,方亮便骑上摩托车顶着烈日实地家访。家里的电脑早已罢工,家访回来,方亮又来到学校微机室,将相关信息汇总成EXCEL表格及时上报。
底数摸清后,为避免人群扎堆,提高工作效率,各学校主动与接种门诊医院联系,提前将学生信息录入疫苗接种系统。方亮为此也于晚上10点后,来到所在地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该校其他老师一起录信息。为了避免错误,一条信息他们往往要核对3遍才放心,就这样他们一呆就到了第二天凌晨两三点。
第二天,在错峰的原则下,方亮他们在该校校长李密的带领下,组织本班适龄学生和家长带着相关证件和《知情同意书》来到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李密和方亮他们在现场一边组织排队并维护秩序,一边来回关注学生接种后反应。
下午3点,梅川中学班主任群热闹了起来。“九(1)班今天接种了31人。”“九(3)班今天接种了40人。”“我们九(2)班今天接种了43人。”……此起彼伏的接龙声响个不停。 没来接种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外地,在务工的父母身边。方亮便开始了每天一个电话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疫苗接种提醒。有的家长不理解,还把方亮从微信里拉黑,方亮便想方设法通过其亲友每天叮嘱。 截至8月10日,武穴市15至17周岁学生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有21356人,基本实现了应接尽接。 据梅川镇中心学校干部方剑鹏介绍,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该镇同时启动了12至14周岁学生接种摸底工作。他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和不足,再接再厉完成15至17周岁学生第二针接种和12至14周岁学生第一针接种任务,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切实维护青少年身体健康作出应尽的贡献。(来源:武穴市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