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刊江办事处团山村“扶贫先扶志”,鼓励帮扶贫困户创业,“输血”式扶贫变为贫困户自我“造血”式脱贫。贫困户不但自己实现脱贫致富,还帮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到2019年底,团山村贫困户70户233人实现了全面脱贫。
今年46岁的吕艳,是村里的低保贫困户,因自幼右眼失明,父母担心女儿将来生活,早早就让她学做裁缝,聪明伶俐的她很快就学会了这门吃饭的手艺,成为远近闻名的好裁缝。
吕艳 我以前在温州打工,后来公公年纪大了,要回来照顾老人和小孩,虽然回家了想着也要找点事做。
由于资金等方面的欠缺,吕艳有了想法却没能实现,直到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一次上门走访。
团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郭建锋 通过工作队定期入户制度,发现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帮助创业,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走访中,郭建锋还发现:村里不少妇女也像吕艳一样有裁缝手艺,或许可以将她们组织起来。2017年,在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购置了20多台机器,吕艳带着村里一帮姐妹在家接单办起了小型服装加工厂。2019年,吕艳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她不但自己实现了华丽转身,还带动邻里十几人就业。
村民 在这里挺开心的,人多又热闹,孩子照顾了,生活费又挣了。
吕艳 在家里钱也能赚,孩子也能带,老人也照顾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同为村里精准扶贫户的村民陈宝春比吕艳早一年脱贫摘帽。2015年,陈宝春被村里纳入了精准扶贫户,低保金、慰问金、教育补助,各类实实在在的帮扶政策,让她一贫如洗的家庭缓了一口气。“村里拉一把,自己还要蹬一脚”,在多次上门调研和征询她的意见后,村“两委”因户施策,最终建议她利用自己的养殖技术创业。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陈宝春承包了20多亩鱼塘,当年实现家庭可支配收入3万元,到2018年,陈宝春家庭可支配收入又翻了一番。
陈宝春 今年我投入了2万元养了23亩鱼。生活越来越好了,感谢村里领导干部和扶贫队员。
除了鼓励帮扶贫困户自我创业脱贫,团山村还积极借助能人回乡工程,壮大产业扶贫。村里依托闲置的土地引进回龙山庄农业合作社,以务工和流转土地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团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郭建锋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土地流转成立虾稻连作合作社、光伏发电,设置公益性岗位、护路员、疫情防控宣传员、秸秆禁烧巡逻员、森林防火巡查员等方式,安排有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对村里的突发家庭变故的贫困户,村里用光伏电站收益来实行托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记者 | 陈伟 徐楠
出品 | 武穴市融媒体中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不得擅改标题和内容
投稿邮箱 | 1791754982@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