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路灯照亮夜班路,一次极速办抢出研发黄金月,一场暑假托管化解职工后顾之忧……武穴经济开发区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实践,以“钉钉子”精神破除形式主义顽疾,用“绣花功夫”织就服务网络,让作风建设成为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金杠杆”。

一是破堵点:从“建而不亮”到“灯火护航”。“东二路的灯终于亮了!以前下夜班,这段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骑电动车总攥着一把汗,就怕撞着东西。”站在灯火通明的道路旁,武穴电子信息园职工李强师傅的语气里满是踏实。企业诉求一反馈,开发区管委会立刻行动,牵头市城投、供电公司蹲点踏勘、排查线路、安装灯具、调设备,两个多月成功攻坚。现在,夜幕降临,沉寂的路灯依次排开,次第亮起,这条2316米的光明长龙,不仅照亮了职工归途,更照见了开发区管委会“即诉即办、未诉先改”的服务决心。

二是解痛点:从“无人看管”到“安心乐园”。面对暑期托管需求,开发区创新“政企社”联动模式。7月7日,开发区联合市团委、妇联、教育局,在实验小学凤凰校区办起“职工子女暑期免费托管班”,148个孩子有了“安心小天地”。教室里,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玩互动问答、集体诵读,把“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孩子安心,我们才能全心投入生产!”知食宝科技总经理路兴的感叹,印证了服务温度如何转化为企业黏度。此举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群众‘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要求的鲜活注脚。

三是通断点:从“多头奔波”到“一站办结”。武穴德恒科技有限公司申报2025年度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时,需市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等五部门盖章,来自广东的公司副总温福一度犯了难:“流程这么多,部门又不熟,不知道要跑多少天。” 没想到园区“帮办代办”专员主动找上门,开启“与时间赛跑”模式——全程盯进度、精准对接部门、高效催办,当天上午12点前,五个部门的章全盖齐了!拿到材料的公司项目负责人连连惊叹,“专员们是‘全程陪跑’的贴心人,为我们抢出了研发黄金时间!”这场高效“接力跑”,跑出了助企服务的新高度。今年上半年以来,武穴经济开发区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共受理帮办解决事项79条,深刻彰显着“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深刻逻辑。
武穴经济开发区的实践,是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通过“监测点+红色先锋队”模式前移监督关口,将“亲清政商关系”具象为“一盏灯、一班课、一次跑”,用作风建设“软实力”筑就营商环境“硬支撑”,这种“不松劲、不停步”的精神,正为武穴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暖流。(来源:武穴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