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
它由联合国大会于2021年设立,
旨在引发社会对溺水问题的关注,
推动公众重视水域安全与生命教育。
(视频来源:长江云新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溺水已成为全球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每年夺走至少24万条生命。
而在我国,每年有约5.9万人死于溺水事故,
其中超过95%是未成年人!
这不仅是一组令人心痛的数据,
更是一个个本该欢声笑语的生命戛然而止,
是一个个家庭永远的遗憾。
【案例一】柳州滚水坝发生溺水事故,
三名结伴游玩的学生不幸遇难
📍广西柳州 · 6月8日📝3名学生在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结伴外出游玩,徒步经过穿山河滚水坝时不慎溺亡。
(图片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案例二】广场浅水区捞鱼,
两名孩子滑入深水区溺亡
📍河南许昌 · 6月15日📝3名小学生在鹤鸣湖广场浅水区捞鱼时不慎滑入深水区,造成2人溺亡。事发区域设有警示标志,1名学生及时爬出报警,相关部门迅速救援,事故善后工作已妥善处理。
📢看似不深的水往往最具迷惑性,孩子可能因疏忽大意滑入深水酿成悲剧。警示标志并不能替代监护,真正的安全来自于家长的尽责、学校的教育和孩子自身的防范意识。
浅水区会“吃人”?(视频来源:新华出版社)
据应急管理部最新统计,
仅2024年入夏以来,
全国范围内已接报中小学生溺亡事件超过一百起!
青少年溺水事故多发频发,
成年人也不可放松警惕。
↓
2024年4月,江苏淮安一男子在山阳湖潜水时溺亡,脚上被发现绑有哑铃;6月,广东惠州三名男子下班后到水库游泳,未做任何防护准备,其中一人中途溺水身亡。7月,河北邢台威县4名成年男子无视禁游标志结伴在老沙河游泳时不幸溺亡。
来源丨贵州疾控、广东疾控、国家应急广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