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通了,水就来了,我心里这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7月20日,饶垴村5组村民董新刚望着畅通的沟渠,难掩激动之情。
连日来,在花桥镇仙人坝西干渠清淤现场,挖掘机作业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镇政府干部、村组党员带头,顶着近40℃的高温,手持锄头、镰刀、铁锹等工具,卷起裤脚踩进沟渠,对渠底淤泥、边坡杂草及阻塞涵洞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针对机械难以进入的狭窄渠段,他们组织人工突击队分片攻坚;对年久失修、存在垮塌风险的沟渠,则调配挖掘机、渣土车等机械同步开展加固修复,确保每一段渠道都能安全输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渠道更是百姓的“生命线”。面对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花桥镇党委、政府早部署、快行动,第一时间便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沿线村(社区)协同发力,通过“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对东河、西河两大流域的主要干渠及支渠开展全方位治理,从源头上消除淤堵、渗漏等安全隐患,为灌溉排水筑牢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清理沟渠10条,总长13.4公里,发动群众200余人次,投入工程车辆8台,辐射沿线9个行政村、25个垸组,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2万余亩,真正打通了抗旱保灌的“最后一公里”。
破解水源紧缺难题,关键在科学调度。花桥镇一边盘活“内水”,组织专班摸排沟渠塘堰可用水源,合理利用河湖、塘堰等水源进行引水抗旱,检修水库、水闸、泵站等关键节点,确保支渠、斗渠、毛渠等“毛细血管”畅通,让塘堰蓄水顺利流向田间;一边争取“外水”,主动对接水利部门,协调龙池冲、仙人坝水库等关键水源开闸放水,沿线村提水泵站满负荷运转,保障水源供应不断档。如今,汩汩清流沿着整治一新的渠道穿越阡陌,既为干旱农田“解了渴”,又为老百姓“解了忧”。
下一步,花桥镇将持续绷紧抗旱保供这根弦,紧盯接水、储水、引水各环节,细化应急预案,强化巡查管护,全力以赴守护好每一寸耕地的“饮水线”,让“及时水”始终滋润田间地头。
通讯员/项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