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皮带廊道“挪”出发展空间

“每一颗螺丝、每一米皮带、每一处安全设施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7月15日清晨,武穴市田家镇马口化工园里,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的皮带廊道上已响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几名工人半跪在传送带支架旁,用水平仪反复校准托辊角度。项目副总指挥陈辉和田家镇项目服务专班成员饶永红并肩站在廊道下,目光追随着工人的每一个动作。

“月底竣工,这条‘巨龙’就要真正承载起百亿产值的物流重任了!”陈辉的脸上少了之前的紧绷,饶永红也长舒一口气,露出笑容。

建设中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的皮带廊道

这条投资1.5亿元、3.5公里长的皮带廊道,是黄冈单体投资最大的央地合作项目一一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原料进厂、产品出厂的“生命线”。曾经,廊道因为20米的位置争议,牵动着四方协调的神经,在项目服务专班一次次的努力下,成功“挪动”。时间倒回今年初,一场廊道建设方案协调会气氛凝重。“廊道离办公楼只有13米,员工上下班要横穿运输区,存在安全隐患,我不同意!”运鸿集团项目总监蔡立国把设计图纸往桌上一拍,对面的陈辉眉头拧成了疙瘩。

作为扎根园区的老牌企业,运鸿集团的办公区恰在新祥云项目原料通道规划线上。按原设计,皮带廊道与运鸿集团办公楼间距小,集团员工的通勤路与重型运输线重叠。而对新祥云项目来说,这条廊道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若不能按时贯通,投产的计划将全盘落空。

“不能让央企项目卡壳,也不能让本土企业为难。”奔着问题,服务专班一头扎进协调工作中。他们带着设计单位沿着廊道走向反复踏勘,白天一寸寸测量距离,寻找最优解;晚上在办公室比对多种调整方案。最终,一份“外移20米+路口拓宽硬化”的优化方案摆在了双方面前:廊道整体向园区腹地平移20米,保证运鸿集团的安全距离,同时对347国道与运鸿集团进场道路接口处进行拓宽硬化,一揽子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通行难题。

“他们不厌其烦,方案改到我们心服口服。”蔡立国坦言。一场僵局,被服务专班的“精算”与“跑断腿”成功破解。项目现场,另一场“闪电战”也正在上演。

“头一天提出蒸汽需求,第二天就接通了,真是没想到!”湖北新祥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莹的惊喜,道出了企业对服务质效的切身感受。

原来,项目一期磷酸装置调试急需蒸汽进行烘炉,但园区原有供热管网尚未完全贯通。服务专班接到需求后,连夜协调城投热能公司调配蒸汽资源。凌晨5点,当银白色蒸汽在反应槽上方升腾,余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漾起笑意:“这效率,比朝阳升得还准时!”

“只要是企业的事,都是天大的事。宁愿我们多跑10趟,不让企业多等一分钟。”田家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梅银国说,该项目由中化学集团五环公司和祥云集团共同出资255亿元建设,是祥云化工由农业化肥企业向现代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全面投产后,将带动祥云集团产值从百亿元跃升至300亿元。

建设中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

为推动项目顺利落地,武穴市成立由市委书记挂帅的服务专班,从各部门抽调骨干,专攻项目征迁用地、用电、融资、招工等难题。田家镇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和服务企业的最前沿,更是将干部力量全部压到一线。

尤其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田家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推行“比能力、比担当、比作风、比状态、比质效”的赛马机制,党员干部在项目一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攻坚力量:原计划5月底完成的水电气配套工程,提前1个月建成;园区“五路四桥”加速推进……

建设中的武穴铁水联运码头

为了让重大项目茁壮成长,武穴市在田家镇配套建设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延长石油煤电项目,先后降低企业大宗商品综合运输成本10%、污水处理成本15%、用电用热成本20%以上,吸引项目集聚,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来源/黄冈日报(记者:能庆萍  通讯员:耿文辉 冯洁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