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菜看湖北,春来武穴看花海”“武穴三月好风景,油菜花开遍地金”这是近年来风靡大江南北的武穴“油菜花节”宣传口号,也是武穴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出的一张闪亮旅游名片。“油菜花海”,俨然成为武穴城市形象和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
长期以来,武穴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经济实力连续多年稳居黄冈“排头兵”地位,但在文化旅游发展上一直是相形见绌。随着国家“产业转型”“科学发展”“绿色GDP”等一系列新战略部署的出台实施,武穴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着“脱胎换骨” 。
2012年,新一届武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走绿色、生态、文明的发展新路,以“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被正式提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自2013年至2016年,以“赏油菜花海、游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油菜花节”旅游推介活动相继举办了四届,“油菜花海”逐渐成为武穴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外地人了解武穴市的一个“窗口”。
徜徉油菜花海“寻路径”
“以花为题”抓产业,是武穴市擦亮“中国油菜之乡”的高明之处。油菜是武穴传统特色优势农作物,全市“双低”油菜常年种植面积4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以上。每年3月至4月份,油菜花竞相开放,成为一道迷人靓丽的田园风景线。与其说如期而至的“油菜花节”是一场盛大的旅游推介活动,倒不如说这是一张带着浓郁芳香、预示着一年一度文化旅游活动大幕拉开的喜庆《请柬》。小小油菜花带活了大农业,农旅携手共进绽放出“并蒂莲”,一大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实体得到壮大、产业得到延伸、品牌得到彰显,武穴旅游因油菜花开而灿烂辉煌,油菜花也因旅游发展而香飘万里。
“以花为媒”搞旅游,是推动武穴“文旅融合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油菜花比比皆是,况且花期短、文化内涵浅,武穴“油菜花海”如何突出重围,独树一帜?唯有有机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巧妙运用“油菜花节 ”这一旅游推介平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中显身手,将我市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予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展示,进而吸引全社会目光关注武穴、投资武穴、发展武穴,这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搭建固定赏花“大平台”
武穴“油菜花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从名不见经传,到蜚声湖北,着实让人为之欢欣鼓舞,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发展的脚踏实地和高瞻远瞩。每年如期而至的“油菜花海”,展现的不只是一片金黄的美丽风景,更可贵的是万众一心创品牌、持之以恒促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武穴“油菜花海”品牌要想得以提升,必须选准一个固定赏花点作为旅游节会的推介平台,使我市特色文化资源和工艺产品得以充分展示。
捕捉武穴花海“闪光点”。国内久负盛名的“油菜花海”莫过于云南罗平和江西婺源。罗平油菜花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花田,是滇东北高原上最奇特的景观。那里有众多美丽的水库大坝和连绵起伏的山脉,水倒映花、花渲染山,山、水、花相印成趣。婺源油菜花海的特色则是,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点缀于一望无垠的油菜花海之间,透露出梦里老家的温馨气息。而放眼武穴45万亩油菜花海,既有江河湖库映衬的湿地水乡之美,又有高山梯田峡谷的诗情画意之美,更有平原农舍交织的田园风光之美。可以说,武穴油菜花开出了罗平的粗犷奔放,开出了婺源的温馨柔美。
选准节会固定“观赏点”。目前,武穴推出的“九大最佳观赏点”主要有:大法寺镇马口畈、崇山片、干沙畈,大金镇周干畈、刘元渡槽片,花桥高速口至松山咀公路沿线,余川镇芦河畈、砌石畈,万丈湖黄湖畈等。虽然以上赏花点各具特色,有山、有水、有花、有人家,代表了武穴油菜花海的优秀特质;但景点分散、线路冗长、场面不够壮观。纵观四届“油菜花节”承办地点,唯有2013年首届“垄上行——武穴油菜花海体验活动”主会场——余川镇荆竹大坝及芦河畈,此处地势开阔、视野宽广,站在雄伟的荆竹水库大坝远眺,沃野良田,绵延十里,一望无际。这里田园农舍交错、湖光山色俱佳,是我市展示油菜花海、推介农副产品、延伸匡山旅游、体验特色文化、领略农家风情的绝好平台。
激活农民种植“兴奋点”。“政府免费提供种子、农技人员田间指导、油菜籽保护价收购、重奖油菜种植大户”这是我市为了调动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而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但相比种植山药、生姜,油菜种植收入明显低于前者,而且一旦种植了油菜,无法按季节种山药、生姜等经济作物,只能种水稻。这是尽管政府给了优惠政策,但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依然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确保足够的油菜种植面积,必须在油菜秋播、夏收上继续加大扶持奖励力度,确保“开好花,产好籽,出好油”,让农民感受到种油菜就是“种风景、种文化、种金子”。
注入旅游节会“文化魂”
有人说,武穴资源禀赋差、文化底蕴浅,旅游起步晚、难见效。这是固步自封的观点。正如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安徽太湖县在一座小山丘上凭空造出一个“中华五千年文博园”,最近又生出一个“清明上河图”,吸引八方游客趋之若鹜。武穴有着“千年佛国,现代港城”之称,北有“小西天”,南有“小汉口”,以花扬名注入“文化魂”,武穴旅游业巨变指日可待!
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将武穴文化元素与“油菜花节”深度融合,变看风景为看文化。举办“匡山武林大会”,广邀天下“岳家拳”爱好者来武穴赏花比武;举行“文曲戏演唱大奖赛”,将戏台搭到油菜田边吸引戏迷观花互动;在“油菜花节”主会场举办“章水泉竹艺展示会”,让游客亲身体验武穴传统工艺的魅力。此外,还可举办“广济美食文化节”,推出武穴酥糖、云片糕、广济发饼、佛手山药、大坝鱼头等土特产品,通过节会形式向游客传递武穴特色、武穴精神。
深化文艺采风活动。第四届“油菜花节”增加了文艺家采风活动,使武穴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宣传推介。匡山作为武穴重要的旅游景区,承载着深厚的禅宗文化和西游记文化元素,是禅宗四祖“出生地”和《西游记》成书背景地。深入推进以“禅修广济览匡山,缘来武穴探西游”为主题的文艺家采风活动,通过文艺家手中的镜头和笔,将“四祖广济禅寺”“浴佛井”“大藏寺”“西来古寺”“猴王出世石”“藏秘洞”“通天河”“小西天灵山”等一大批禅宗西游文化景点推向全国,借助“油菜花海”影响力全面提升匡山“禅宗、西游”两个世界级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打造农耕文化乐园。以“体验农耕文化,传播农耕文明”为主题,将荆竹大坝至松山咀的十里良田打造成一个农耕文化主题公园,将锄头犁耙、石磨石碾、水车推车、手工作坊等传统农耕用具点缀于田间地头,让游客充分体验农耕文化魅力和田园生活乐趣。探索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油菜夏收后种植高产有机稻谷,借鉴日本“稻田画”和国内稻田艺术公园做法,发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民联手,利用不同色彩的水稻设计种植西游记、卡通、名人等为主题的多幅稻田艺术画,吸引游人参观游玩。稻田周边配植紫云英、格桑花、鲁冰花等四季观赏花卉,延伸发展稻草雕塑公园、荷花公园、功能性农产品采摘体验园、农家乐宾馆等,使武穴稻田艺术画成为鄂东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市横岗山旅游风景区管理处 武穴发布
作者|朱志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