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三岗”强军聚合力,赋能强基促发展——石佛寺镇以岗位管理新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我们通过系统性重塑、科学性调配,旨在让每个岗位职责更清晰,激活‘三岗’强军干事创业动力。”石佛寺镇党委书记汪青青说道。当前,石佛寺镇围绕“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目标,推动岗位管理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深化,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夯实基层治理组织基础。

图片

科学构建“三岗协同”责任体系

以清单化、结构化方式系统构建岗位管理框架,为高效履职奠定制度基础。一是清单明责与科学统筹相结合。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排事项,形成涵盖1472条工作事项的清单体系,明确基本履职事项101项、配合履职事项80项以及上级部门收回事项67项并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坚持“因事设岗、按岗择人”原则,将全镇132名行政事业编制、延伸派驻及各类聘用人员全部纳入统一管理。二是精准设岗与动态优化相衔接。以“六办三中心”为单元,颗粒化制定《岗位设置目录》,科学设置40个“实干岗”、15个“攻坚岗”和1个“驻村帮企岗”,实现岗位全覆盖、职责无盲区,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岗位设置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三是机制赋能与科学定责相统一。推行“老同志领岗、青年干部竞岗、聘用人员派岗、延伸派驻人员定岗”的运行机制,采取“2+1+1+n”岗位认领模式,确保每名干部至少承担2个实干岗、1个攻坚岗、1个驻村岗及多个帮企任务,实现常规工作与重点攻坚有机融合。

图片

精准实施“干部赋能”提能工程

将能力建设贯穿岗位管理全过程,多措并举促进干部履职能力全面提升。一是筑牢思想根基。建立任前谈话机制,由镇党委书记、分管领导分层级对领岗干部开展“一对一”岗前谈话。谈话既明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和廉政要求,也帮助干部分析岗位风险、理清工作思路。二是开展靶向培训。围绕岗位核心能力需求,构建“分类施训、全员覆盖”培训体系,精准开展履职清单、后评估暨千万工程等专题培训。动员以来累计举办专题培训2期,培训干部100余人次,有效推动干部知识能力结构与岗位要求精准对接。

图片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创新开展“青干讲堂”系列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围绕驻村帮企、项目攻坚等主题定期分享心得、交流经验。通过这一平台,分享服务项目企业、参与“两违”整治等一线工作的实践感悟,促进经验共享,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充分释放“驻村帮企”实战效能

图片

“驻村帮企岗”的设立,让干部在服务企业、攻坚一线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一是在日常党建工作中争做“助推器”。全体“驻村帮企岗”干部化身党建指导员深入各村(社区)及两新党组织,常态化参加组织生活,指导规范“三会一课”,帮助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实质性强化。二是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敢牵“牛鼻子”。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帮企岗”干部全程驻点,化身“政策专员”和“协调先锋”。先后服务航天生态农业产业园、万头规模生态化猪场及4万吨肉制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短时间内就协调完成了涉及土地、鱼塘的复杂征迁工作以及项目涉及到的前期手续办理等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逐一跟进落实,这些项目落地将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向赋能。三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硬担当”。在秋季秸秆禁烧攻坚期,“驻村岗”干部既当政策宣传员,又当应急灭火员,累计组建巡逻队28支,守护辖区内空气质量环境。在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中,全体“驻村岗”干部到村召开垸子夜话强化宣传引导,村民思想得到有效转变,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大排查,按“四个一批”管控措施,配合完成违建拆除4900余平方米,压实“驻村岗”干部推动“四化”举措落实的责任,有效遏制了违建蔓延势头,展现了岗位管理改革带来的实战成效。

图片

通过岗位管理运行机制的深入实践,石佛寺镇成功构建起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治理新格局,一支支“三岗”强军正活跃在石佛寺镇的各条战线,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撰稿/柯汶慧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