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从海陆空视角中 看见湖北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

“十四五”时期,湖北围绕“支点”二字,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不仅经济总量持续跃升,更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支点”二字,蕴含千钧之力。“十四五”期间,湖北拆解“支”与“点”的深层密码,在经济跃升、科创突破与枢纽升级中,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荆楚新图景。

04:21

湖北,中部六省中唯一被赋予“重要战略支点”定位的省份,肩负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主引擎的战略使命,“支点”二字,蕴含千钧之力。拆解这二字,可以读懂湖北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

“支”字上半部分的“十”

恰如“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

经济总量,是一个地方发展态势的有力证明。

近年来,湖北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今年上半年,湖北GDP增长6.2%,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全国靠前、中部领跑,在全国的地位更加凸显,为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做出了湖北之味,贡献了湖北之力。

“支”字下半部分的“又”

象征着湖北一次又一次闯关克难、行稳致远

  • 看科

湖北以武汉科创中心、汉江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人造太阳氘氘聚变等技术世界领先,202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数量全国第2。

  • 看产业

湖北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等三大产业达到万亿级规模,10个省级“两业”融合产业集群加快成长。

  • 看民生

连续4年,湖北新增就业超过9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3年超过40万人。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城镇新增就业56.51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进度。今年前8月,湖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41.19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点”字 上半部分是“占”

彰显湖北占据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近代以来,湖北作为“九省通衢”,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策源地。新时代,湖北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 看引领力

湖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商业航天基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湖北印记,频频闪耀世界。

  • 看辐射力

天上,亚洲第一座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累计执行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104条;水上,武汉阳逻港开辟直达韩国、俄罗斯等5条国际近洋直航航线;地上,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和地区、120个城市,连续两年开行量突破千列。今年上半年,湖北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点”字的下半部分 像省略号

象征着更多精彩等待湖北去书写

面向“十五五”,从能级跨越到科创引领,从产业倍增到枢纽提能,从美丽湖北到文化创新、区域联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湖北武汉

沪渝蓉高铁合武段加速建设

建成支点,奋勇争先。湖北在中部地区区位优势突出,承东启西,联南通北,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在现代高铁网络中,其枢纽地位也在被进一步强化,湖北高铁建设正在经历从“有”到“优”,从“连接”到“织网”的巨大飞跃。

作为连接长三角与成渝地区的重要通道,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在“十四五”期间开工。这条线路起于上海宝山站,止于成都站,线路总长约2100千米,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其中合肥至武汉段于2023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位于湖北武汉东西湖区的架桥工作正在紧张施工。跟着总台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建设一线的火热现场。

03:30

在湖北武汉的沪渝蓉高铁合肥到武汉段的施工现场,架梁作业有序进行。沪渝蓉高铁的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因此,在架梁作业上,就与常见的普通公路桥梁,有着本质的不同。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公路桥梁更多是承载重量和承受日常车流磨损,它们服务的对象是时速80到120公里的汽车。而在350公里时速的高铁桥梁上,每天数百吨的列车疾驰而过,高频震动、强烈的空气压力波,以及持续变化的动力荷载都在不断对桥梁发起冲击。所以,高铁桥梁追求的是“刚性与极致的平顺”,不再仅仅是支撑住重量,而是要在高速列车的冲击下同样纹丝不动,犹如磐石。

除了极致平顺外,这一段高铁桥梁建设还充满了各种挑战。这一段路况十分复杂,需要连续穿越多条既有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府河等敏感水域。所以,我所在的眼前不到一公里范围内,需要灵活应用三种不同的架梁方案,堪称工程智慧的集中体现。

第一种,是常见的标准预制梁架设,就是在梁先将梁制好,运到现场后像搭积木一样拼装,还有两种都需要根据现场地形来现场浇筑。

在杜公湖湿地公园,就用到了下承式移动模架现浇。这种浇筑方法,可以现场浇筑比预制梁更长的体。这样就能够将每一个桥墩间的距离拉宽到48.6米,跨越湖面的这一段能够减少十多个桥墩。

在跨越沪蓉高速时,则采取挂篮悬臂浇筑。沪蓉高速车流量非常大,这种先在两头架桥墩,再向中间不断浇筑延伸的方案,就可以实现在不中断下方高速公路通行的前提下,确保安全地完成长达186米的梁体施工。

现在,沪渝蓉高铁合武段全线正在加紧施工中。建成后,武汉到合肥高铁行程有望缩短到一小时。同时,这段高铁向东与合宁、合新高铁衔接,向西与沪渝蓉高铁武宜段、武西高铁汉十段、京广高铁衔接,向东向西呈“扇形放射”,四通八达。整段沪渝蓉高铁建设完成之后,还将串联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上海到重庆、成都的距离有望缩短近一半时间,这也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主轴。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湖北每年有2条以上高铁开工建设,高铁里程达到2155公里,全部17个市州实现“市市通高铁”,铁轨上的新时代“九州通衢”正在加快建成。

卫星视角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感受“空中出海口” 的蓬勃发展

不仅是铁路,新时代的“九州通衢”正在织就一张“铁水公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为湖北打开“空中出海口”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

五年来,这里从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变成了一座“一日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全球航空中转站。看卫星视角,来感受这座“空中出海口”的蓬勃发展,感受湖北不断敞开的怀抱。

04:59

从夜光遥感卫星的视角眺望湖北

会在武汉璀璨的城市灯光旁

找到这样一枚宛如银色徽章的光点

这里就是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每天1时到6时

数以百计的飞机在这里抵达又出发

近5000吨货物在这里集散

这里有着亚洲最大的快递包裹处理系统

每小时28万件货物在这里自动化分拣

沿着104条国际国内航线与世界相连

货邮吞吐量的数字

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从0到1万吨用时7个月

从1万吨到10万吨用时3个月

从90万吨到100万吨用时33天

截至今年7月

累计超200万吨的货邮吞吐量

让这座只有“3岁”机场

坐上了中部地区机场货运量的第一把交椅

与此同时

湖北的外贸增长

也在今年的前七个月达到28.7%的增速

鄂州

北纬30度

东经115度

5年时间

一座面向世界的航空港拔地而起

卫星影像中清晰的变迁轨迹

勾勒出的是花湖机场的每一寸生长

更是一个内陆省份星辰大海的梦想

来源:央视新闻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