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并不起眼,却紧贴百姓生活,反映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县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组紧扣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工程项目,最大程度地给广大居民打造舒适的城市“里子”。
9月22日,在黄梅镇城乡社区古塔东路七巷,施工人员正有序进行墙面粉刷工作。据该背街小巷项目建设负责人潘建中介绍,项目自8月启动以来,已顺利完成道路黑化、雨污分流、弱电改造等内容,并新增18个停车位,预计所有建设任务将于国庆节前全面完成。
随着此处工程接近尾声,小巷每日的新变化都让居民充满期待。“现在路修好了,既美观,走着也踏实!”城乡社区居民陈桂华站在平整的黑化路面上,脸上满是喜悦。

同日,在黄梅镇民营街二巷,社区保洁人员正在认真清扫改造后的道路。家住民营街二巷沙岭社区商校御京小区的居民胡稳国感慨地说:“以前这里一下雨就积水,出门一脚泥泞。现在好了,出行方便又安全,环境大变样!”
据悉,黄梅镇今年计划投入1100多万元,重点整治16条背街小巷,涵盖东禅社区七组佛母巷、沙岭社区文化公园路民营街二巷、城乡社区古塔东路7巷等。
背街小巷整治不止于路面硬化,更注重全方位提升。黄梅镇党委副书记石朝荣详细介绍了整治内容:“项目以‘五横一纵’方式推进道路硬化与雨污分流,同步实施墙体美化、补装路灯、整改线路,还统筹规划停车位和绿化区域,实现‘地下、地面、空中’全维度整治。”
改造资金筹集难是背街小巷整治的难题之一。对此,黄梅镇创新推出“群众出一点、社区补一点、政府帮一点”的“三点模式”,成功打通堵点。
以沙岭社区民营街二巷改造为例,工程总投资59万余元,其中居民自发筹集30%、社区配套20%、政府补贴50%。“资金实行共管、事务共同监督,每一分钱都用在明处、晒在阳光下。”石朝荣表示,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充分调动了居民积极性,让大家从改造“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主动参与工程监督与后续社区管理,绽放出基层治理的新活力。

“背街小巷虽小,却直接关系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石朝荣介绍,截至目前,东禅社区七组佛母巷、沙岭社区民营街二巷、城乡社区古塔东路七巷、五里墩社区安置区后巷等9条已完成90%建设任务,预计9月底可全面竣工,其余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黄梅镇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营造更加整洁、舒适、和谐的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