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高温天气持续,青少年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石佛寺镇迅速响应、周密部署,以“七个一”行动为主抓手,全面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坚决守护青少年平安度夏。
一次专题会议
统筹部署,压实责任

7月3日,石佛寺镇召开防溺水工作推进会。会议深刻剖析严峻形势,明确三项硬性要求:一是思想再警醒,杜绝麻痹侥幸;二是责任再压实,督查必须“找出问题找出人”;三是宣传再深入。要求密集运用公众号、横幅、入户走访等手段,进行高频次、全覆盖宣传。

一次全覆盖交叉检查
拉网排查,消除隐患

会后,全体干部闻令而动,严格按照会议部署,按照党委包片、驻村干部“交叉互查”的方式对辖区295处重点水域展开拉网式检查。实地核查警示标牌(是否醒目)、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救生器材(是否齐备)、日常巡查(是否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截至当前,已开展2轮全覆盖检查,发出问题通报9起,有力推动隐患整改。

一次入户走访
下沉一线,精准宣教

包保干部坚持每周一次逐户上门走访,开展精准宣传警示教育。面对面讲解防溺水重要性,重点强调“六不”要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并对家长反复强调监护责任。此次大规模下沉行动,旨在确保每位包保干部熟知学生情况,切实压实每位监护人的责任。

一次救援知识讲座
技能普及,提升自救

7月15日下午,石佛寺镇邀请市红十字会专家走进武师附小明德校区暑期班,为五年级学生们举办了一场生动的应急救援讲座。通过理论结合实操,用通俗、趣味方式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关键步骤及AED使用方法,并专项指导“如何高效拨打120”。50余名学生专注听讲、积极参与互动,有效填补了急救知识空白,显著提升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次应急演练
实战模拟,锤炼能力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在朱华村、武山寨等村组织开展了贴近实战的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模拟了从发现溺水者、启动预案、组织救援、实施心肺复苏到使用AED的完整流程。应急队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认真实操。逼真演练检验了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更向围观的村民直观展示了科学施救步骤,使“时间就是生命”理念深入人心,显著增强了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实战能力。

一次垸子夜话
贴近群众,深化宣教

陈德荣村利用村民纳凉时间开展一次“垸子夜话”。在轻松氛围中,与30余位村民围坐“拉家常”,再次强调暑期防溺水的极端重要性,详细讲解家长监护责任、孩子安全行为规范及险情应对措施。活动也作为倾听民声渠道,实现了宣教与日常工作结合。这种接地气的“小板凳宣传”易于接受,有效促进了知识“入脑入心”,凝聚了家、校、村(社区)共护平安的合力。

一次“回头看”
闭环管理,巩固成效

为确保前期部署100%落实、问题整改彻底,石佛寺镇在检查督办后启动“回头看”。社会事务办对照问题清单,再次下沉到村(社区),重点核查295处隐患点是否整改到位、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巡查值守是否常态化、宣传氛围是否浓厚。对整改不力者再督促、再通报,新问题及时纳入清单,形成“查摆-督办-复查-提升”的闭环管理,坚决防止反弹,确保护栏常固、成效持久。
石佛寺镇通过“七个一”环环相扣,构建起从思想认识、责任压实、隐患查改、宣传教育、技能提升到应急响应的全链条、立体化防溺水安全防护体系。下一步,石佛寺镇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紧盯重点水域和重点人群,常抓不懈,全力为全镇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生命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