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盛夏夜色中的武穴市广济时光4A景区热闹非凡,璀璨的灯光、迷人的景色和各具特色的市集摊位吸引众多市民流连其中。
“景区新设了免费的市民创业市集和文化生活市集摊位,为市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市民夏婧欣喜地说,“这里还增加了免费的无动力儿童乐园,设立了母婴室,新建了一些便利店,累了可以歇歇脚、降降温,很贴心周到。”
自5月下旬启动公共服务升级和功能配套完善工程以来,景区推出民生微实事项目,为群众提供休闲、纳凉、创业、购物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获得市民好评。
这是武穴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一幕。
“要让一桩桩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武穴市委书记、市长查俊表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穴坚持开门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民生为大”,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进一步锤炼党性、转变作风,让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落地落实,越来越多的“民生清单”正变成“幸福账单”。
7月7日,暑热正盛,武穴电子信息园暑假“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园区100余名职工子女有了安心去处。教室里,大学生志愿者正通过互动问答、集体诵读等形式,为小学生们讲授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
7月初以来,为有效缓解企业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在武穴电子信息园、武穴万达商圈,由共青团武穴市委联合武穴经济开发区、市教育局及属地镇(街道)等单位组织开办的29个暑假“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托起少年儿童平安多彩暑假。
武穴电子信息产业园暑假“爱心托管班”,依托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志愿服务队、黄冈师范学院曙光志愿服务队13名志愿者的力量,为115名职工子女开启了爱心托管之旅。
“孩子可以送到园区‘爱心托管班’,家长在厂里安心上班,孩子们快乐学习,课外活动丰富,再也不用担心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感谢园区和相关部门对企业员工的关心,我们感觉在园区工作越来越有奔头了。”湖北知食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兴为这一务实举措连连点赞。
此外,共青团武穴市委还整合各类资源,与武穴市红十字会、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单位联手,为全市各暑假“爱心托管班”精心策划一系列特色课程,涵盖禁毒宣传、医疗科普、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呵护他们平安健康成长。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穴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倾听民声,积极回应广大群众诉求,在全市筹建暑假“爱心托管班”,实现12个镇(街道)全覆盖,吸引返乡武穴籍大学生志愿者热情参与,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共青团武穴市委学少部负责人梅傲雪说,通过“团组织牵头+企业支持+高校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模式,将暑期托管纳入服务企业的配套体系,让暑假“爱心托管班”成为集看护、教育、成长于一体的暑期综合服务平台,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有温度的假期陪伴。
7月,热浪滚滚,城市更新步履不停。7月3日,武穴街道钟楼社区兴家村西路与永宁大道交汇处,两幢民房被顺利拆除。这意味着兴家村西路改造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条堵塞多年“断头路”也即将贯通。
道路不畅,成百姓出行“心头病”。在武穴城区,兴家村西路联接该市永宁大道、武博路,长期以来都是实验二小4300名师生以及周边510户2100余名居民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常年缺乏有效维护,路面破损严重,每逢雨季,积水如洼,车辆行人通行举步维艰,安全隐患重重。此前,钟楼社区连续多年对该路段进行改造,但受限于4户房屋“堵”在出口,道路始终未能提档升级。
“这条路年年修、年年补,但堵塞的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上下学的时候依然人车混行,家长们的心就得‘悬’到孩子毕业。”钟楼社区党委书记郭长征无奈地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穴城市更新三区指挥部迅速行动,相关市直部门干部下沉一线,充实社区力量。包保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耐心沟通,倾听居民诉求,赢得了大多数居民的支持。兴家村西路中段占道建筑顺利拆除。居民门口堆放的柴物得以清理,为道路改造升级打下了基础。
面对剩余4户征迁难题,武穴城市更新三区指挥部组织该市文旅、财政、医保、社会工作部等部门包保到户,与街道、征补中心及社区成立联合工作组,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逐户走访,深入了解征迁户的实际困难和诉求。产权认定不清晰、补偿标准存争议……一个个难题摆在大家面前。征迁专班经过30余次入户协商、10余场专项研判,目前已完成3户自建房的征收及拆除工作,成功打通了连接永宁大道的关键“咽喉”节点。
社区居民胡志琴高兴地说:“这下好了,以后接送孩子再也不用绕远路、走破路了,附近居民即将迎来‘兴家又兴业’的好日子。”随着征迁工作不断推进,未来这条路将实现双向通行,有效缓解武穴城区永宁大道至武穴实验二小路段的车流压力,惠及周边近万名群众。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穴市围绕城市更新,列支1亿元本级奖补资金,向上争取2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七大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滨湖新区建设,打造“城市会客厅”。
7月11日,位于武穴市石佛寺镇的湖北炎美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炎美米业),4条大米生产线高速运转,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正值旺季,企业的资金缺口得到了解决,所有设备都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炎美米业老板涂玉炎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炎美米业是石佛寺镇一家以生产优质大米为主的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信誉良好,供不应求。然而,因老厂房不动产证缺失地上建筑物登记信息,导致企业融资抵押登记受阻,生产计划将严重延误,企业老板一度十分焦虑。
石佛寺镇党委书记彭小勇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石好办”营商环境响应机制,当日下午便与武穴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同时联动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金融办和中国银行武穴市支行,针对抵押物认定这一关键“瓶颈”,创新采用“抵押物+企业信用”复合评估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最终形成“300万元抵押贷款+200万元信用贷款”的组合支持。
石佛寺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吕旭鹏介绍,5月26日,随着抵押登记手续顺利办结,炎美米业拿到银行一次性投放的500万元信贷资金,较常规流程提速超30%。此举化解了“有资产难抵押”的困局,让企业切身感受到“石好办”营商品牌的速度与温度。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穴创新建立“政企面对面”现场办公机制,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通过完善企业诉求处置闭环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问需会、周五重点项目督办会、民营企业座谈会”等活动,确保问题“收得上来、派得下去、解决得了”,推动部门、属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打实解决问题。
5月初,武穴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武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祥云集团、华新水泥、民本集团等51家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企业的所忧所盼和意见建议,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交办。随即,由武穴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牵头,围绕完成时限、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进展情况,制定详细的问题交办清单,督促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时间表,限时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该市共兑现企业奖补资金3200万元,办理税收减免退2.7亿元,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82个、招工3868人、发放贷款41.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