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热浪滚滚,城市更新步履不停。7月3日,武穴街道钟楼社区兴家村西路与永宁大道交汇口处,两幢民房在挖掘机轰鸣声中倒下。这次征迁房屋的顺利拆除,标志着兴家村西路示范改造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条堵塞多年“断头路”也即将重焕生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城市更新三区指挥长叶国庆现场指导征迁户房屋拆除工作。

道路不畅,成百姓出行“心头病”
兴家村西路联通永宁大道、武博路,长期以来都是实验二小4300名师生以及周边510户2100余居民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常年缺乏有效维护,路面破损严重,最大陷坑深达15公分,仅能供两轮车勉强绕行。每逢雨季,积水如洼,车辆行人通行举步维艰,安全隐患重重。此前,钟楼社区连续多年在该路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受限于4户房屋“堵”在出口,道路始终未能提档升级。“这条路年年修、年年补,但堵塞的根本问题不解决,学生上下学的时候依然人车混行,家长们的心就得悬到孩子毕业!”钟楼社区党委书记郭长征无奈地说。

多方聚力,啃下征迁“硬骨头”
今年,武穴市吹响城市更新攻坚号角,兴家村西路的改造迎来了转机。武穴城市更新建设三区指挥部迅速行动,相关市直部门干部下沉一线,充实社区力量。他们挨家挨户走访,耐心沟通,倾听居民诉求,宣讲政策,用真诚与努力赢得了大多数居民的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兴家村西路中段5处占道建筑顺利拆除,4家居民门口堆放的杂物得以清理,清除地面附着物,腾退公共区域约440平方米,为道路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剩余4户征迁难题,市城市更新三区指挥部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工作专班。文旅局、财政局、医保局、社会部4个部门包保到户,与街道办事处、征补中心及钟楼社区协同作战,成立联合工作组。他们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逐户走访,深入了解征迁户的实际困难和诉求。

产权认定不清晰、补偿标准存争议……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专班先后召开20余次专题研判会,针对每一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户一策”解决方案。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在严格遵循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做到政策落实与群众利益保障“两不误”。经过30余次入户协商、10余场专项研判,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目前已完成3户自建房的征收及拆除工作,拆除面积达725余平方米,成功打通了连接永宁大道的关键“咽喉”节点。

焕新在即,“民心路”承载新希望
站在刚刚拆除的废墟前,附近居民夏伯满脸笑容,兴奋地指着道路尽头说:“这下好了,以后接送孩子再也不用绕远路、走烂路了!”随着兴家村西路征迁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线贯通指日可待。未来,这条道路将实现双向通行,有效缓解永宁大道至实验二小路段的车流压力,惠及周边近万名群众。曾经的“堵心路”,即将变身“舒心路”“幸福路”。

从“梗阻路”到“民心路”
兴家村西路的蜕变
不仅是一条道路的焕新
更是武穴市城市更新工作的生动缩影
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通讯员/汤路璐、胡靖、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