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的暖阳轻抚着大地,广袤的田野间涌动着勃勃生机。在武穴街道李顶武社区铭远蘑菇种植合作社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如伞般舒展。菇农们穿梭其间,或整理大棚、或洒水增湿、或通风换气,精心呵护着这些鲜美的“田间精灵”,确保它们以最佳姿态走向餐桌。

平菇种植是门技术活。在武穴街道农技服务中心专家的指导下,菇农张锦会将玉米芯、稻草等农业废弃物,辅以麸皮、豆粕等有机原料,添加石膏和石灰调节酸碱度,经过高温灭菌后制成标准化培养基。同时选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液体菌种进行接种,通过控温、控湿和“冷激法”刺激出菇,实现菌盖饱满圆润、肉质细嫩的高品质。采用该技术后,平菇在2个月生长周期内可采摘十几次,单棚综合产出鲜菇约21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估算,单棚年销售额可达2万元以上。

从田间到餐桌,种植技术的革新提升了平菇的产量与品质,让小蘑菇真正成为了撬动共同富裕的支点,谱写着农业现代化的绿色篇章。
记者/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