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中共武穴市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武穴篇章

(2024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武穴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武穴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0月21日在武穴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2人、候补委员6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部分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列席会议。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武穴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武穴篇章的实施意见》。市委书记胡昊就《实施意见(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并讲话。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湖北改革探索,对持续完善“五个以”的实践体系框架、健全“五个一”的省级发展调控机制作出部署,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走深走实。黄冈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全面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部署要求,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安排,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黄冈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引。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和路径方法,进一步坚定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信心决心,以改革“一盘棋”推动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武穴篇章。全会提出,武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部署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移以改革为动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促进资源要素整合,加快产业集聚升级,夯实经济底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黄冈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到二〇二九年,完成本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快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二〇三五年,江河安澜、林田丰茂、城乡一体、协调有序、美丽宜居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形成,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会提出,要聚焦社会公平正义、民生福祉增进关键领域,厚植群众可感可及幸福清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抬高社会底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推进教联体、医共体改革,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以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推进就地城镇化,坚持“聚人、安居、兴业”协同联动、循环发力,优化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落户,推进“四区联动”,加快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完善园区项目准入机制,支持返乡就业创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人口向县城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全面清产核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规范化流转交易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权属归位改革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完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强化城市运行管理、监测、调度功能,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提标扩面,完善市镇村组四级治理架构,稳步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推进人民信访工作法治化,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提出,要坚持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抢占发展制高点、积蓄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农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发展医药化工和新材料两大产业,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积极发展绿色船舶制造产业,支持“西游文化”文旅品牌做大做强,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主动对接全省天网智能匹配、地网需求挖掘、金网金融赋能、政策包引导激励“三网一包”服务体系,加快打造市内市外、线上线下、国企民企、离岸在岸协同联动的创新供应链。完善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机制,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和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精准引进产业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持续完善人才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鄂东青年人才集散地。全会提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完善动力循环机制。全面构建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为基础、以有效债务为锚定、以供应链平台体系为载体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形成“有效资产—有效债务—有效投资—新的有效资产”良性循环。建立健全规划统筹机制,构建以市域战略规划为引领的“左右叠加、上下贯通”多规合一的市域规划体系,建立健全战略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分析评估机制,推动发展模式由项目主导向规划引领转型。建立健全大财政统筹机制,建立国有“三资”有效统筹、配置和监管机制,完善常态化清理盘点制度,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市国有资产资源配置利用的全覆盖全方位跟踪问效和动态监管。健全完善项目生成、建设统筹、绩效评价机制,实现对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国资国企功能性改革,全面清理核查国有企业闲置、低效无效资产,推进市属国企整合重构,强化国有企业“三资”管理绩效、投资项目绩效、债务风险管控考核评价。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主动对接武鄂黄黄都市圈,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综合发展,拓展对外大通道。持续开展区域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全会提出,要擦亮绿色低碳发展鲜明底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县域样板。以底线管控为基本原则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持续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编制实施全市现代水网专项规划,完善底线管控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一体解决流域内水生态、水安全问题。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扎实开展生态环保十大专项攻坚行动,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深化工业园区专项整治,探索湖泊综合治理新模式。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生产、用能、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体制机制,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地质灾害安全、平安稳定等底线。全会强调,要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水平,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会强调,要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主线、目标要求、重点任务,以“用”为导向加强学习,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坚决做到学明白、想清楚、干到位。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加快补齐工作短板,不断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过硬能力作风保障改革深入实施、取得实效。全会要求,要统筹做好当前重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抓实投资、消费、外贸等各项工作,全力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抓好各类巡视巡察、环保督察、审计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抓实抓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把准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增强改革锐气,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久久为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武穴篇章。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