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防溺水!防溺水!防溺水!这些知识请记住!

气温升高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一次次惨痛的教训
向我们敲响警钟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图片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戴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请先了解这些溺水误区

图片

溺水误区

图片



图片

误区一

一旦溺水,大声呼救,附近若有人会很容易获救。

事实上溺水时,吸入空气是第一需求。当人的口鼻在慌乱中短暂浮出水面,会本能的全力吸气,此时会有大量的水呛人口中,根本来不及呼救。


误区二

只要会游泳,溺水概率会大大降低。

数据表明,多数溺水者是会游泳的。初学者还不足以应对自然水域中的情况复杂,熟练者也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


误区三


溺水只会出现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中。

只要有水,就有可能溺水,如浴缸、游泳池甚至是小小的水桶。


误区四


只要风平浪静,就不会有危险。

事实上,自然水域下面可能存在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都会造成生命危险。有暗流的情况下,戴着救生圈、穿着救生衣都没用。


误区五


只要不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很多溺水事件都并非人员主动下水造成的,而是意外掉入水中,如钓鱼被拉入水中,捡东西或路过失足落水。


误区六


手拉手就能救落水者上岸。

组成“人链”后,一旦有一个人体力不支,就会使很多人落水,造成群伤。


图片

图片

溺水防范

图片



下水前请确保周围有人。


不熟悉水性的人不要下水救人,以免救人不成自己也溺水。

即使会游泳,如无必要,也不要轻易去陌生水域游泳

下水前尽量做好热身运动,以防出现抽筋而导致溺水。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有资质的游泳馆游泳,了解相关知识。

孩子下水嬉闹都会发出声音,一旦安静无声立刻查看。

遇到落水者不要立刻下水救人,呼叫周围人员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身边有可漂浮的物品,扔给落水者。

图片

溺水自救

图片



1、尽量保持冷静,不将手举过头顶,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2、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3、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来源丨平安黄冈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