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溺水误区

一旦溺水,大声呼救,附近若有人会很容易获救。
事实上溺水时,吸入空气是第一需求。当人的口鼻在慌乱中短暂浮出水面,会本能的全力吸气,此时会有大量的水呛人口中,根本来不及呼救。
只要会游泳,溺水概率会大大降低。
数据表明,多数溺水者是会游泳的。初学者还不足以应对自然水域中的情况复杂,熟练者也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
溺水只会出现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中。
只要有水,就有可能溺水,如浴缸、游泳池甚至是小小的水桶。
只要风平浪静,就不会有危险。
事实上,自然水域下面可能存在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都会造成生命危险。有暗流的情况下,戴着救生圈、穿着救生衣都没用。
只要不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很多溺水事件都并非人员主动下水造成的,而是意外掉入水中,如钓鱼被拉入水中,捡东西或路过失足落水。
手拉手就能救落水者上岸。
组成“人链”后,一旦有一个人体力不支,就会使很多人落水,造成群伤。

溺水防范
下水前请确保周围有人。
溺水自救
1、尽量保持冷静,不将手举过头顶,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2、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3、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来源丨平安黄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