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暑假已经开始
在这个悠长的假期里
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显著增多
加之天气炎热
许多孩子往往难以抵挡水的魅力
三五成群地前往河边
水库等水域游泳嬉戏
然而,稍有不慎
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四名男子野泳不幸溺亡
7月7日下午,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常屯乡,四名男子结伴外出游泳时不幸溺亡。7月9日,记者从威县县委宣传部获悉,事发地位于威县常屯乡老沙河流域内,截至7月8日下午,四人遗体已被打捞上岸。
事发水域
一名中学生不幸溺亡
7月3日下午6时许,广西南宁4名中学生结伴到邕江边玩耍,其中一学生不听劝阻强行下水,随即被水浪卷走。经一个多小时搜救作业,溺水学生终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迹象。

17岁少年溺水身亡
6月28日,广东惠州三栋镇一水库一名17岁少年溺水身亡。事发当天,该少年与另外两人结伴到水库游泳,未采用任何保护措施便下水野游,不料中途溺水。
当晚20时40分,少年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而事发区域不到10米处就放置着“严禁下水游泳嬉闹”的警示牌和救生圈。

暑期刚开始
就有孩子因溺水失去生命
让人无比痛心和惋惜……
每一起溺水事故都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为了悲剧不再重演,希望广大家长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全面担起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学生暑假居家期间,请您务必做好以下工作:
01
在孩子外出前,确保“四知”
1. 知去向——知道孩子去哪里
2. 知同伴——知道孩子和谁去
3. 知内容——知道孩子去干啥
4. 知归时——知道孩子何时回
02
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两会”
六不
1. 不私自下水游泳;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
1.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和报告;
2. 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03
教育孩子做到“四个牢记”
1. 天气再热,不随意到河塘去降温;
2. 水景再美,不轻易到水中去感受;
3.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04
教会孩子防溺水“三字歌”
1. 高温季,多雨天,防溺水,最当先;
2. 若游泳,去泳馆,既卫生,又安全;
3. 学游泳,为锻炼,不逞能,不冒险;
4. 见溺水,大声喊,成年人,来救援!

家长朋友们,您千忙万忙,对孩子安全教育切不可忘。你们的一句话,一个提醒,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广大群众、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防溺水天天讲、年年讲,但总有人不听不信,等到有人因溺水逝去生命,家长痛哭、群情哀悼,一切都悔之晚矣。
各类防溺水知识,在学校、在网站、在家中,不断的刷屏、不断的重复,但是溺水并不是学习理论就能避免的。
我们总会看到一个画面:【一个游泳教练在水中讲解溺水后如何自救】,讲解者说的头头是道,听着却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半点实际效果都没有。就好比一个武术大师讲解武术套招一样,听上去都会,一实践都完。
防溺水不是远离水,防溺水并不是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防溺水也不是牢记六不两会四知道就能避免,防溺水更不是强迫的防、硬性的堵。
防溺水是学习理论常识、学会游泳、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形成正向的防溺水理念,将预防彻底融会贯通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只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局面,才能真正防得住。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人类,三岁前的孩子,个个都是天生都是游泳健将。然而,天生的技能却被我们自己扼杀,一味的堵,让三岁后的孩子个个成了旱鸭子。
有多少家长不会游泳,却喜欢带孩子玩水的;有多少孩子想玩水,家长却不带孩子学游泳的;有多少孩子会游泳,却不会自救、互救的。

一、学技能长本领

二、选择游泳场所

三、掌握安全常识

让全体青少年学生走进游泳池,学习游泳、学会游泳,积极营造“安全游泳、快乐游泳”、“我会游泳、我更安全”的良好氛围。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提高孩子识别险情、紧急避险的自救能力。


同时
家长也务必提醒孩子
发现同伴溺水
一定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同时可向溺水者
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
绝不可盲目下水施救!
↓↓↓

暑期是
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时期
家长一定要做好监护工作
加强孩子暑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别让儿童溺水悲剧再重演!
END
来源丨安全工作与管理、广西消防,中国应急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