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集红色文化、名人文化、陶瓷文化于一身,武穴这个村着实迷人!

余川镇干仕村地处武穴市东北部,仙人坝水库尾,三面环山,一面临水308省道穿村而过,东连黄梅,西接古镇梅川,南望万里长江,北靠佛教圣地横岗山,历史以来为古塞要道,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投入8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集办公、文化活动、革命先烈陈列馆、标准卫生室、党员群众活动室、农家超市于一体的村级服务中心。全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695户,3200余人,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900 余亩,山林面积3200 余亩,水面 260 余亩。

图片

干仕村作为余川镇红色革命阵地的典型代表,通过精心谋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按照“以旧做旧、以旧修旧”的思路,就地取材改造集“红星广场、红星之家、农耕科普体验区、干仲儒故居”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扎实推动红色文化传承落地落细,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文化保障。同时注重培育挖掘本土红色精神,像水杉之父干铎、革命志士干仲儒,革命人物干鹊……他们都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干仕村围绕红色文化大做文章,努力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干仕村发展的新动能。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因地制宜打造内涵丰富、可观性强的“红色IP”,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红色文化。

图片

干仕这块土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中国著名学家、“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的干铎,曾在延安时任周副主席秘书的干建弘,鄂东著名中医干峙山,机械高级工程师、教授千宣力都诞生在这块物华天宝之地。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干以胜、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装备物质采购部干部长于敏,中国机器研究家干东英,中国农机专家干南英,中科院声学研究员干晓英飞机制造高级工程师干岱英都是干仕后代。

图片

干仕的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唐贞观十年在这里修建了龙湫寺、唐宋、元、明、清千年间,远近闻名。寺边“龙湫夜雨”,是清代末的“广济十景”之一,潭水翻滚,旋转倒流,似蛟龙戏水,历代名人墨客留下了一首首美好绝名。干仕对面王家墩山上“王家墩遗址”的灰砂红陶等,为新石器时代西周遗物,是“武穴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干仕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溶于一体,从而构成了干仕独有的文化特色。研究干仕各类人才的成长史,都离不开干仕小学。曾经是清末私塾的干仕学堂,后干仕苏区改建为列宁小学,现干仕小学是干仕古今人才的摇篮。恢复高考制度后,有 200多名学子考入大专院校,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都有干仕人在发挥聪明才智。

图片

干仕,山水共融,风景秀丽。干仕,过去的一幕幕革命史诗扣人心弦,今天的一幅幅村富民强画卷徐徐铺展,这个红色古村必将在新时代的经济大潮中长风激进、再创辉煌。

来源丨美丽余川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