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乐于农场已经进入了繁忙的豇豆采摘期。一排排木架上挂满了成熟的豇豆,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采摘、整理、打包、装车、出售……乐于农场里的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豇豆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一般在播种后50天就可以陆续采摘了。二月份播种,五月份丰收。这是极早熟品种,比时令豇豆提前一个月成熟,市场价格好。目前收购价每斤2元,亩产高达四千余斤,亩产值近1万元。”农场负责人胡锁柱摘下一把豇豆从蔬菜大棚里走出来,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41岁的胡锁柱,2014年创立了武穴市乐于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秉承着绿色种养理念,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从最初的176亩发展到拥有80亩蔬菜大棚和各种新型种植机械,蔬菜总种植面积超过300亩,被认定为武穴市城乡供应链蔬菜直供基地,销往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等。
2024年,乐于家庭农场成功申报为“武穴市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豇豆准出制度,乐于农场配备了设备,每天自行检查,农技工作人员每周对是否有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也会不定期到地里抽查,杜绝带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出售的豇豆100%合格。”龙坪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周雨亭说。检测合格后,就会登记产品质量追溯标签,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安全追溯二维码,就能知道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品种、农药使用情况和成熟日期等。
近年来,龙坪镇充分利用土壤、地理位置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优先以朱河村欣蔬家庭农场、五里村乐于家庭农场、新洲村应顺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发展较为迅速的市场主体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技术、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主推种植辣椒、茄子、豇豆、冬瓜、莴苣等蔬菜品种,生产上合理安排茬口,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打好蔬菜上市时间差和季节差,实现“冬覆盖、春提前、秋延后”的生产方式,形成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带动种植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