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科技赋能强经济!《黄冈日报》又整版报道武穴了→
5月4日,武穴市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有6家镇(街道)和6家市直单位获得表彰,共计发放奖励资金306万元。在不久前的3月9日,武穴市召开工业经济暨科技创新大会,同样是重奖先进企业和个人高达4882.3万元。会上,年产值最大的企业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长最快的企业湖北民本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先后作交流发言,引领和推动全市上下进一步对标看齐、加压奋进,不断夯实工业基础底盘,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据悉,2022年,武穴市规上工业企业已达19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3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黄冈排名第一。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85家,湖北省“瞪羚”企业3家,湖北省“百强高企”1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0件。一个个引领行业的标杆企业,一家家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一项项契合市场的科技成果,演绎出武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2023年新年第一天,湖北祥云股份发布数据,2022年产值达到105亿元。这是黄冈首家实现百亿元产值的工业企业,也是武穴市全力以赴做大企业“主雁阵”,实施龙头企业领航工程的一个缩影。开年以来,武穴市将全力支持祥云集团北扩和主板上市,产值冲刺200亿元;支持华新水泥实施技改扩能“10015”工程、民本建设马口绿色建材产业园,产值分别冲刺50亿元。支持国鼎、亚东、华电、云华安、云翔聚能、襄大肉食突破发展,产值分别冲刺20亿元。支持广药、迅达、龙翔、鸿鑫、宏源、粤玻、长江矿业、中科制造、振华如春、锂宝新材料加快发展,产值分别冲刺10亿元。同时,聚焦江田精密、坤悦生物、才风科技、恒龙塑业、艾邦生物等中等体量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服务激励力度,力争2025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00家。实施中小企业强基工程。深化“双千”行动,持续抓好企业“稳规进规”工作,力争到2025年规上企业总量达260家,不断扩大武穴工业经济发展基本盘。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项目强力支撑。近年来,武穴全市上下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全局发展的首要任务,朝思暮想抓项目,扑下身子抓项目,攻坚克难抓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推动项目洽谈签约一批、落地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不断加快在建项目投产,强力推进投资25亿元宏源药业原料药、15亿元华新机制砂、15亿元国鼎华明纳米钙、12亿元鸿鑫三期、12亿元锂宝新材料、10亿元云翔聚能磷酸铁二期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持续加快拟建项目开工,重点推进投资260亿元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85亿元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51亿元华电火电、36亿元铁水联运、32亿元亚东水泥二期、14亿元长江钙基新材料、10亿元淮江科技氯化苯系列产品、10亿元振华如春灰砂岩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重大项目招引,坚持“亩产论英雄”,围绕医药化工、绿色建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专业化精准招商。谋划招引产业链项目150个、总投资1200亿元。坚定做优园区“主阵地”。锚定“建设循环经济千亿园区”目标不动摇,计划投资200亿元,谋划实施一批园区项目,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全力拓展空间,实施马口园区北扩7000亩,2023年投资10亿元,启动800余户房屋征迁;推进黄黄高速大金收费站迁移项目,新增广药生物产业园面积1000亩。全力完善功能,加快实施园区水电路气网、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投资26亿元,实施1506套园区保障房、2000个学位的园区职业技术学校等16个项目建设。全力降低成本,加快建成投资4亿元的危化品码头、3亿元的牛关矶综合码头等项目,进一步降低园区企业供热供能、交通物流成本。“武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平台资源,帮助我们拓展业务渠道的同时,还帮助我们推动了公司业务转型升级,真正释放了政策红利,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搞好企业的发展。”今年春,武穴东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梦生进驻产业园后感慨道。今年以来,武穴市高度重视人才就业工作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把“引进、培育、用好”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通过大力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不断招引科技人才,促进业态转型升级,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武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后将突出“集聚产业、培育市场、孵化企业、服务人才”功能定位,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区、人才交流招聘区、人才技能培训区、招商合作配套区、企业入驻运营区等五大功能区,积极构建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着力打造集人才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约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高地,为促进武穴市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只是武穴招引人才的一个缩影,武穴大型化工企业祥云股份更是“求贤若渴”。祥云股份是1970年成立的以磷复肥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配方肥加工企业,湖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六大磷化工集团。追梦征途中,祥云股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先后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创新型企业,2022年企业年产值达105亿元,成为黄冈市第一家产值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该公司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磷资源综合利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专家工作站、省级高技能人才工作站为平台,通过自主培养储备型人才、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招录科研人才600余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25名,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250名,确保在技术研发、品质检测、自动化控制、设备维护等领域均有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重视、引进科技人才在武穴已蔚然成风。该市用好人才交流培训服务中心,高标准装修246套人才公寓,投资2亿元新建800套园区人才公寓,助力打造鄂东人才洼地,到2025年,全市各类科技人才总数力争突破3000人。2021年12月10日,湖北祥云(集团)化工有限公司和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掀开了崭新而辉煌的一页。2022年1月1日,湖北祥云(集团)公司综合能源及电动汽车业务四方战略合作协议,对加快祥云高质量发展、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和创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示范企业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2022年3月28日,祥云股份与中国电信黄冈分公司签约5G定制网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祥云股份全面启动5G定制网项目建设,为加快祥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是祥云股份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第三年。总投资260亿元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将于5月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5200亩,是由央企-中化学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与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重点项目。祥云股份在开展强强联合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开启企校合作新模式,全面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近年来,祥云股份与武汉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合作的“湿法磷酸及伴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湖北省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合作的“低品位难处理胶磷矿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合作的“3万吨/年湿法磷酸净化连续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新工艺示范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技术自应用近5年来新增产值约10亿元。目前公司拥有3套合计20万吨工业磷铵产能,并计划在2023年通过自主创新实施改造提升为30万吨,进一步巩固国内磷铵行业龙头地位。2022年,公司与湖北三峡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承担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磷酸生产过程磷石膏源头转化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研究,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展技术研发,从源头减少磷石膏产生量,持续提升磷石膏利用率,解决行业可持续发展难题,该项目获得省科技厅150万元资金支持。该市把强化校企合作作为科技赋能的突破口,加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建成磷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2025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39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32亿元以上,打造全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创新体制机制,使企业更具活力。武穴民本集团,由以前的政府主导,城投控股,转变为政府参与,城投参股,成立合作公司的新模式;政府充分放权鼓励行业的发展,由民营经济主导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全社会享受到了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据了解,2005年,民本集团扎根武穴,砥砺奋进十八载,从员工仅十人,年产值仅几十万元的作坊式小矿山,逐步成长为拥有八家规上企业,总资产3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千人,集氧化钙、绿色机制砂石等新型建材生产和长江物流运输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团。2022年,集团实现年总产值25亿元,较2021年增加7亿元;年缴纳税收2.8亿元,较2021年增加1亿元。民本集团荣获国家绿色矿山,国家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位列中国建材行业500强第188位,民营建材百强企业第91位。民本集团年产450万吨氧化钙项目一期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运行,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3亿元,将成为长江流域最优最大的氧化钙生产基地。不仅民本集团,祥云股份也是如此。先后出台了《创新管理办法》《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以制度管人管事,坚决保证创新政策与激励办法的实施。近年来公司逐年增加科研技术和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近三年研发费用投入约6亿元,为作出特别贡献的创新人才奖励房子、车子等。同时公司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创新奖励基金,表彰一批创新先进个人和创新案例,每年开展技术创新奖项评比,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截至目前,累计拥有研发技术团队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共计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8项、专利149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创新机制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主体,武穴市委、市政府也在创新机制帮扶企业发展。近年来,武穴市把“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作为党员“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出发点,深化“千人进千企”行动,对全市规上、限上、重点入规培育企业进行分层、分级、分类帮扶,创新举措开展企业帮扶活动,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尽快落实,加快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政策兑现。通过初步摸底,该市工业、商务、住建、交通、人社等各行业政策需要武穴市配套3700多万元资金。武穴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对各企业应享受的政策进行研究,2022年6月底全部拨付到位。同时,认真梳理企业过去遗留问题,一个问题、一个办法、一笔资金,逐步消化,全面解决,确保政策落实到实处。创新体制机制还表现在企业的项目建设中,面对企业遇到的难题,该市采用市级领导负责、专班服务、部门包保、驻点帮扶,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力解决了企业和项目建设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助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改造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近年来,武穴市鼓励并引导传统支柱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改扩能,着力推动工业企业全面提档升级,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祥云股份总投资2.1亿元的55万吨/年技改项目是武穴市2021年最大的工业技改项目,项目采用APC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先进除尘环保技术改造20万吨/年尿基复合肥装置及15万吨/年长效缓释肥装置,实现复合肥产业升级。项目建成后预计祥云股份年均营业收入达12亿元,年均利润总额达8500万元,年均所得税210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6400万元。据了解,该企业以前有高塔复合肥和滚筒复合肥两种生产模式,在这次技改中,直接利用磷铵尿浆对部分装置进行了改造做成尿浆复合肥,同时对现有的复合肥装置在智能化、环保方面进行了改造,整个改造之后,企业的复合肥装置环保更好,能耗更低。武穴市长江矿业,是钙基系列新材料深加工企业,公司有6公里空间转弯全封闭智能环保输送廊道,2019年在全省率先采用山东欧瑞安电气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智能永磁直驱系统”,融合了变频矢量控制、低速直驱大转矩永磁电机、智能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据悉,智能环保输送廊道系统采用“永磁同步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系统的技术改造,比传统的驱动方式节能28%以上,新技术的应用,该公司年节省电量约140万千瓦时,年节省电费近100万元。近年来,武穴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加速增量崛起,探索推进产业链长制,全面推进稳链强链,集中资源抓扩资,大力实施百亿祥云精细化工、百亿民本3000万吨机制砂和450万吨氧化钙、华新百亿技改扩规、龙翔药业、中牧安达、迅达药业搬迁改造、广药高品质维生素B_2等一批技改项目,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主动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和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武穴电子信息园一期已落户37家企业,90%以上是高新技术企业。该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热情。2021年该市完成工业投资71.83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占比达53.3%。“要建立机制,强化保障。要建立专班机制,当好“店小二”,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机制、一包到底,经常研究解决工业发展突出问题,深入实地督促工作落实。”武穴市市长查俊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武穴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抓好的大事要事。武穴市委书记胡昊表示,武穴全市上下要继续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抓工业、大抓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千方百计增投资,用非常之策、超常之举,打一场轰轰烈烈的高质量项目建设大会战,切实把计划的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转化为武穴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构筑“强磁场”,蓄势“新动能”。武穴,正在“挺进百强”的新征程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