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穴:“码”上清廉
数字食堂激活公务用餐“新风尚”
“过去外出公务用餐,审批、报销环节多、流程繁琐;现在用‘数字食堂’二维码一扫就能直接用餐,既方便又规范!”9月15日,武穴市石佛寺镇年轻干部胡波在市民之家食堂用餐后感慨道。
今年以来,武穴市纪委监委将推进“公务餐”改革作为遏制违规接待的重要举措,联合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重点建设“数字食堂”,打造“全市一张网、就餐一码通、结算一站办、监管一平台”的新模式,从源头遏制“舌尖上的腐败”。
此前,武穴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在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食堂存在无公函接待、超标准接待、“白条”入账等问题。同时,餐前申请繁琐、用餐过程不透明、餐后报销环节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监管效果。
为此,武穴市纪委监委机关、财政局和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组成联合考察组,赴潜江市、宜昌市夷陵区等地调研,学习“数字食堂”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出台《武穴市“数字食堂”运行管理办法》,建立了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公务就餐管理新机制。

图为武穴市纪委监委联合该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市税务局督导“数字食堂”工作
“现在,我们乡镇干部在市区开会后,可凭‘就餐码’在市民之家食堂用餐,无需携带公函或现场缴费。”龙坪镇党委副书记陈卓表示。
武穴市打破单位壁垒,将全市乡镇(街道)、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食堂纳入统一网络管理,形成全域虚拟“大食堂”。公职人员因公在非办公地点就餐时,出示个人专属“就餐码”即可完成全部流程,实现了无纸化申请、无现金支付、无后续报账的“三无”目标,大幅提升了公务效率。
全程溯源“零死角”。在武穴市纪委监委督促指导下,“数字食堂”平台实现从“扫码就餐”到“数据监管”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武穴市纪委监委将“扫码用餐”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任务清单,通过平台实时追踪每笔用餐的申请、审批、费用、支付等数据,精准核查超标准接待、虚报冒领等违纪行为,有效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制度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严字当头、常抓不懈。”武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数字食堂”规范运行,督促优化平台功能,强化数据分析运用,以科技赋能监督,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