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引蕲济武!60公里“水脉”守护20万亩粮田

今年以来,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成,水库蓄水比去年同期少4000万立方米出梅后天气持续晴热,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北部数十万亩田更是“焦渴难耐”若再不抗旱保灌,秋收将濒临减产

面对旱情“烤”验,武穴市委市政府立足抗大旱、抗长旱精准研判果断决策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与蕲春县水利部门对接协调、调度安排,启动引蕲济武调水工程。全长6010米的群英隧洞蜿蜒于蕲春至武穴的群山之中,连接蕲春县大同水库和武穴北部梅川、荆竹、仙人坝、大金四座中型水库,是一座大型跨流域、跨县引调水枢纽工程,也是湖北省最长的引水隧洞,主要任务是将蕲春县大同水库发电尾水和蔡寿河余水引入武穴市,解决武穴北部地区缺水问题。 

梅川水库管理处听令而行,全员上阵。干部职工脱下皮鞋穿上套鞋,光着膀子吹着号子,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12处启闭设备的检修测试、10公里引水渠涵的清淤疏通,快速高效地做好“引蕲济武”的一切准备工作。7月22日,烈日当空,在群英隧洞梅川绿林分水闸处,水声“哗哗”,从蕲春县大同水库引的汩汩清水,经过60多公里,分别流向梅川水库和荆竹水库,滋润武穴20万亩干渴的农田。

夏季一瓢水,秋收一瓢稻。这场跨流域的“水脉接力”,不仅为农田解了渴,更彰显了党员干部“旱情就是命令”的担当。武穴正以科学调度与高效行动,为秋粮丰收筑牢“生命线”。

通讯员/梅川水库管理处 武政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