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武穴港口区位、铁水公空优势,打造港产城相融合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为黄冈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武穴应有的贡献。
——武穴市委书记 胡昊
依港而立、因港而兴的武穴市,拥有1400多年的建置史,血脉里流淌着厚重的工业基因。多年来,这里的城市与港口同频、经济与港口共振,一批批优质落户项目,承载着满满的现代港城元素;“四横三纵两高速一港口”大交通格局,扮亮了浓浓的临港经济气息,共同见证着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

物流通天下,产业链全球。武穴港,长江北岸从安庆至武汉400多公里区间唯一的深水良港,能保证万吨货船常年安全停靠、无障碍通行。武穴港45.6公里的口岸线既是长江深水黄金岸线,更是产业提档升级生命线。
武穴港现有货运码头13个,2021年全市港口吞吐量7776万吨,主要是出口矿产品、水泥、化肥、进口磷矿、煤炭等。

眼下正值武穴港繁忙时期,在武穴市祥云码头,大型船只一字靠泊,码头上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派大进大出、大吞大吐的兴旺景象。
我每个月过来一次,大概单片航行时间5天左右,到这边特别的方便。

坐落于长江边武穴市田家镇“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是武穴市发展临港经济、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的重要平台。园区总规划面积约48.35平方公里,分别建有马口产业园、马口建材园、临港物流园、大健康产业园四大园区,现有企业56家。2021年试验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3亿元,税收1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03亿元。力争在“十四五”末,精细化工板块实现产值650亿元、建材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港口物流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实现“千亿园区”的发展目标。

今年4月22日,武汉至杭州高铁黄冈至黄梅段正式通车,毛鸿飞的服饰公司就开在高铁站旁,自高铁开通后,他每个月都可以坐着高铁去杭州进货了。
现在我们过去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按照这个测算,我们每年的成本起码节约了七八万元。

毛鸿飞所在的花桥镇是武穴最大的服装生产聚集地,有68家服装厂,超过六成的企业跟杭州服装销售商都有往来,高铁的开通,这里的服装加工产业跟长三角对接更加紧密。武穴配套打造高铁小镇,聚集了新能源、轻纺服装、农产品加工、新型家装、机械电子制造等五大产业。我们围绕高铁站点增加了约2平方公里左右开发边界,作为高铁小镇的开发范围,与镇区紧密衔接。

黄黄高铁已成为激发武穴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武穴港区多式联运工程也在迅速推进,该项目计划联通宁波和武穴双港,利用高铁分流客源释放的京九线运力,新建铁路支线打通武穴港对外开放“最后一公里”。进一步降低医药化工和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的物流成本,助力我们田家镇循环经济试验区冲击千亿产值。

集航运、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枢纽让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聚武穴,“飞地经济”加速成势。围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绿色建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开展重点招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签约项目73个,协议总投资额394.35亿元。亿元以上项目5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

“十四五”期间,武穴市将聚焦建设“一区四城”,大力实施思想破冰、党建引领、工业倍增、乡村振兴、城市提能、改革创新、美丽武穴、民生提质“八大行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