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梅川镇辖内各行政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境内11.5万亩中晚稻均受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该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整合现有资源,落实“三大举措”,全力抗旱保苗保秋收。
在鲁全二村,正要去田里干农活的村民胡分先高兴的告诉记者,这几天,村里引水灌溉到了农田,自家的九升田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鲁全二村作为梅川镇重要产粮区之一,为确保旱季农田灌溉顺利,该村两委未雨绸缪,提前启动泵站检修工作,第一时间抽水抗旱。同时,组织干部党员积极加强渠道巡护,着力解决村民灌溉用水问题,做到应灌尽灌。
泵站从七月下旬启动抽水抗旱,基本上是24小时不停机,解决了一、二、三组近六百亩农田抗旱。
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梅川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关闭百元水库、峰口水库、横岗水库泄洪闸门,优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同时,为统筹兼顾生产生态用水,该镇实行捡漏水、挖井水、抽塘水、截河水、放库水等一系列措施,全体党员干部坚守在抗旱第一线。
村里面的党员、老干部、队长全部来参与,24小时轮班值守,多救一亩是一亩,多供一亩是一亩。
我们东西干渠在抗旱过程中,按照各村旱情的轻重缓急和农田灌溉面积的大小,来合理调配各村供水时长及流量。
目前,梅川水库通过东西干渠累计灌溉放水980万立方米,灌区7万多亩中稻及1万多亩晚稻得到适时灌溉。
为持续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准备,梅川镇落实三大举措:一是立足长远保生活用水,及时关闭百元水库、峰口水库、横岗水库,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二是千方百计保生产用水,通过捡漏水、挖井水、抽塘水、截河水、提湖水、放库水、引蕲水等举措,确保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稳定;三是滴水不漏保生态用水,高效用好每一滴水,确保大灾之年不见灾。
截至8月15日,该镇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50余万元,出动人工清淤扩卡256余人次,机械清淤60余台班,清淤扩卡45公里,累计灌溉面积7.79万亩。


记者/陈政 实习生 王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