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墩苗”扎根+“滴灌”赋能!武穴干部“淬火”一线炼真金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办公室里孵不出万能方案

发展的核心动能

归根到底是“人”


在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浪潮中

武穴市瞄准“勇当黄冈排头兵”目标

刀刃向内,盘活“干部”文章

一场名为“实践淬炼”的干部培养变革

正悄然将机关的“墨水”与基层的“泥水”融合

催生成长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微信图片_20230726100530.png
淬炼实干精兵
赋能发展新局
——武穴市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



顶层设计


从“机关育苗”到“沃土壮根”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实践是最好的课堂。”这不仅是一句理念,更是贯穿武穴干部培养工作的行动指南。武穴市委坚持高位统筹,以战略眼光出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工作方案》。随着首批25名干部满载而归,第二批25名干部接续出征,市直机关年轻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实践锻炼计划稳步有序推进。


我们落实市委部署,开展干部实践锻炼,绝不是‘镀金’搞形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桂训乾说道,“九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一线作为锻造高素质干部的‘主战场’。我们选派干部到一线,就是要让他们将基层作为成长的主阵地、把复杂环境作为最好的磨刀石,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真正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这是专门为优秀机关干部开创的“实践必修课”,更是在决策的“先手棋”与落实的“主动仗”之间,架起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



一线蝶变


褪去“书生气” 染透“泥土香” 

基层,是考验智慧的战场,更是温暖人心的热土。


从“督办员”到“征迁能手”


今,每当路过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市教育局干部兰涵超总会下意识地放慢车速。眼前,原郭金盘拆迁空地上,挖机挥臂,机械轰鸣。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他日夜奋战的“战场”。


年6月,兰涵超被派到武穴街道,专职督办郭金盘片区征迁。面对这块“硬骨头”,他把自己“泡”进了政策文件和群众工作中。一本厚厚的征迁手册被他翻得起了毛边,哪家有几口人、有什么困难、心结在哪,他心里都一清二楚。他不再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而是直接走进即将拆除的老屋,听大爷大妈讲过去的岁月,在巷口和居民一起算“明白账”。


征迁督办专班成立后,42天,签约、倒房实现“双清零”!当捷报传来,兰涵超那晒得黝黑的脸上,笑容格外放松。“坐在办公室里全是问题,走到群众中间全是办法。”这段经历,让他回到教育督导岗位后,面对再难的任务,心里也多了一份底气——方法就像地里的种子,俯下身去,总能找到。


▲兰涵超在郭金盘垸征迁现场查看机械倒房情况


从“写材料”到“解难题”


“在机关,文章写得再漂亮,也只是纸上波澜。到了基层,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却能温暖一个家庭。”市政府办公室的卢斯健感慨道。


至今难忘,那天他带着助学金,走进一户困难家庭。低矮的房间里,一个孩子接过信封,小手紧紧攥着,眼里闪烁的泪光瞬间击中了他的内心。“那一刻我明白了,我送去的不仅是钱,更是一个孩子继续读书的希望。这种直抵心灵的感动,远非一篇完美的文稿可以比拟。”


个月的基层时光,让他的眼眸多了一份温柔,更让他完成了从“执笔于案头”到“奔走于田头”的深刻转变。他真切地体会到,真正的能力,不在于写出多厚的材料,而在于为基层群众解决多少实际问题。


▲卢斯健回访困难老党员,落实“宏志▪吕平助学金”有关事宜



沃土回响


干部带来“活水”基层焕发“新声”

干部的下沉,对基层而言,不是负担,而是一股清新的“源头活水”。


四望镇,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方灿格外忙碌。他一手抓人居环境,深入村组暗访,全力筹备四望镇第二季度“千万工程”建设现场会;一手抓民生保障,主动靠前为203户脱贫监测户代缴医保,让群众心中多了一份踏实;同时成功解决信息管理难题,通过牵头交叉核查,将务工人员信息准确率从全市倒数提升至前列,一举扭转落后局面。


“这小伙子,可以的!”四望镇高垴村会计翟玉妹竖起大拇指,“他身子沉得下去,事儿也扛得起来,帮我们解决了不少老大难。这样的干部,我们欢迎!”


花桥镇,以陈泉森为代表的下沉干部,已成为推动信访维稳与项目征迁工作的“尖兵力量”。无论是在调解一线耐心沟通,还是在项目现场实地勘测,他们始终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破解难题。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垒对此深表认可:“他们思路活、反应快,为基层带来了新方法、新视野。更难得的是,他们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也在实践中磨砺出真本领、练就了硬功夫。”



淬火归来


脚下有泥 心中有底 眼里有光

三个月期满,干部们“淬火”归来。悄然改变的,是晒黑的肤色;深刻重塑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心系群众的情怀。


“他们带回来的调研报告,质感不同了。”市政府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南建德感受最深,“以前引用的多是外地经验,现在满篇都是‘梅川实践’‘刊江经验’的鲜活案例。提出的建议,是能从田埂上、车间里直接长出来的‘金点子’。”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国华也发现了干部视角的转变:“以前看农业,看的是报表上的数据和规划里的产业。现在看农业,他们眼里能看到产业链的断点、农产品销路的堵点,和农民脸上的焦虑与期盼。这一课,锤炼的是作风,滋养的是初心。”


委政研室的郭兆璘,如今养成了“跑一线”的习惯。“过去在机关是‘等活儿’,现在是主动‘找事儿’。只有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听到真声音,找到真办法。”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祝吉光评价,这种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向下探矿”的转变,让郭兆璘的政策研究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子落,满盘活

武穴的“实践淬炼”

炼的不仅是干部个人的“宽肩膀”

更是城市发展的“硬脊梁”


当经过淬火的“实干精兵”

带着泥土的芬芳回到岗位

一条条昂扬向上的成长曲线

铸就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一股股奔涌的人才活水

绘就了这片热土日新月异的动人风景

来源/市委组织部 彭一泽、李青明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