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全是学习干货!清华准新生李彦锦的“通关秘籍”→

七月流火,骄阳灼灼,与夏日热度一同攀升的,是各大高校陆续送达的录取喜讯。在武穴中学的校园里,这份喜悦尤为真切——一批怀揣梦想的少年即将告别熟悉的课堂,带着三年积淀的力量奔赴新征程。他们中,有独自钻研的身影,有携手并进的伙伴,用汗水与坚持谱写了属于青春的成长乐章。

即将踏入清华大学的李彦锦,以一番肺腑之言作为留给母校的 “最后一份答卷”。回望三年高中时光,他感慨万千:“武穴中学的日子里,藏着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也刻着少年时代的嬉笑怒骂。这三年,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灵魂的沉淀。”

清华大学准大学生李彦锦

求学三悟:在坚守与反思中生长

“坚守初心,奇迹自来。”这是李彦锦最想分享的感悟。初入武中时,他曾满怀壮志,渴望站上顶峰,却屡屡被现实与理想间的“无形壁垒”阻隔。“那时的理想,更像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将这份向往深埋心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三年。当录取通知书递到手中时,他忽然明白:“原来只要不降低标准,把初心贯彻到底,真的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正如古训所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份坚守,终成照亮前路的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他看来,学习的连贯性是成功的关键。“这不是说要时刻紧绷,而是像曲不离口般保持状态——每天有收获,学习有效率。”核心在于战胜拖延与懒惰,“不能让‘将就’成为习惯,否则锐气会一点点消磨。”罗曼・罗兰的话恰是警示:“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而错误,更应成为成长的养分。“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的这句话,被李彦锦刻在心里。他坦言,高考物理第七题的情景,与老师平日布置的一道练习题高度相似,可自己却在两道题上都栽了跟头,“这成了高考最大的遗憾。”他郑重提醒学弟学妹:“老师呕心沥血编选的题目,从不是为难我们的工具,而是帮我们在错误中加深理解的阶梯。一定要紧跟老师步伐,吃透错题,别像我一样,到考完才追悔莫及。”

习惯之力:那些融入生命的成长印记

三年时光里,在老师的引导与同学的陪伴中,李彦锦养成了受益终身的习惯。他说,有些习惯或许只适用于高中,但其中蕴含的热情、尊重、责任、时间管理、合作与反思等内核,会成为伴随一生的财富。

他牢记班主任郑老师提倡并督促养成的“八大习惯”(朗声读书、坚持锻炼、上课抬头、及时纠错、严格训练、规范书写、整理内务、做事快速),至今保留记录零碎知识点的小本子,在错题本背面标注重要题目或重复错误的原因,并在错题旁写下关键思路。“‘在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让我摆脱焦虑;与同学讨论碰撞出高妙解法的愉悦,限时完成的魅力,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这些习惯蕴含的热情、尊重、负责、时间管理、物品整理、合作、反思等元素,将影响一生。

师者如光:照亮青春的引路人

李彦锦深情回忆:高三(1)班班主任郑锦彪老师始终陪伴的坚守和对同学们执行至高考最后一刻的严格要求;数学朱建军老师的“每日一练”难题训练与针对性的个性化提升;语文张杏珍老师独树一帜的课堂与不拘一格的作业设计;英语吴霞老师对海量资源的精准提炼与不辞辛劳的补差辅导;化学石红云老师那句“我有一个段子”带来的课堂欢笑;生物胡婵娟老师营造的温暖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他们的负责、坚守、朴素、开拓、幽默与温柔,早已融入我的灵魂,成为我人生的底色。”

“高中三年是学习新知、培养能力、塑造三观的黄金时期。我很幸运选择了武穴中学。”李彦锦说,在这里收获了志同道合的友情,在负责有能力的老师引领下学习,参与了充满欢笑的活动,纯粹地为理想奋斗。

从课堂谆谆教诲到成长默默托举,2025年高考,湖北省武穴中学以三张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注:指李彦锦、吕明昊入清华,吴秉轩入北大),书写了亮眼的育人答卷。这些被珍藏的“成长纪念品”,早已超越录取通知书本身——它们是学子与母校的情感纽带,更是“今日我以武中为荣,明日武中以我为荣”的生动注脚。带着感恩与力量,三位少年将从武山湖畔整装待发,在清华、北大的新赛道上继续逐梦。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武穴中学下届毕业生心中前行的榜样。

通讯员丨帅又龙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