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口老龄化碰上农村就业难,花桥镇的一次暖心技能培训如一场及时雨,既浇灌了“夕阳需求”,又唤醒了“朝阳希望”。7月14日一大早,花桥镇饶垴村的会议室里便坐满了群众,大家备好纸笔有序就坐,眼里对开课的期待半点藏不住。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农村人口就业,花桥镇联合市就业局、人社局共同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班,7月14日起,47名60岁以下的男性、55岁以下的女性学员在花桥镇饶垴村齐聚一堂,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充电”之旅。
一堂课,连着“银发福祉”与“农家期盼”
“照顾老人,不只是喂饭穿衣,更要懂他们的心思,守一份责任。”开班第一天,市就业中心的培训老师梁龙娣用一句朴实的话,点出了养老护理的核心。作为专业授课老师,她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对“银发群体”的深情。
课堂上,梁老师结合真实案例,讲述如何用耐心与爱心陪伴老人,呼吁学员们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更要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意,为学员们带来了“职业道德”的精神滋养;在实操课上,梁老师用“硬核技能”细致传授老年人日常起居的协助技巧、康复训练中的按摩手法、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心理疏导的沟通艺术。伴着窗外的蝉鸣声,大家跟着老师练习轮椅转移、血压测量,时不时互相纠正动作,教室里的笑声与提问声交织,成了最动人的盛夏旋律。

一条路,打通“人才缺口”与“就业坦途”
“现在养老院缺人得很,学好这门手艺,找工作不愁!”课间休息时,市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带来的消息让学员们心里更敞亮了。培训结束后,大家将统一参加人社部门的结业考试,合格者能拿到《湖北省就业创业培训合格证》,还能参加专项能力鉴定,市就业中心还会推荐到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月工资不低于2500元。
“以前出去打零工,干一天算一天,现在学门技术,能进养老院做护理,稳定又体面。”学员老李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从前“靠力气吃饭”,如今“凭技能立足”,这场培训将悄然为他们的职业轨迹画出一条扎实的延长线。

一份情,彰显“花桥担当”与“民生温度”
一方面,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养老服务人才缺口,花桥镇党委、政府主动谋划、统筹协调,联合市就业局、人社局精准对接社会需求,通过“政府搭台、部门协作、专业授课”模式,为区域养老服务体系补充了“新鲜血液”,更以专业化人才供给夯实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民生基础,彰显了基层党委政府应对社会课题的责任与担当。
另一方面,瞄准“就业是民生之本”,聚焦农村待业人员“技能不足、增收困难”的痛点,靶向施策构建“技能培训——证书认证——就业推荐”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从筛选参训人员、定制课程内容,到衔接就业岗位、保障薪资待遇,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精准服务”的民生温度,让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提升实现“从待业到从业”的转变,让“家门口的培训”成为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以就业帮扶的实效筑牢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
这场培训,回应了“银发群体”对优质护理的期盼,缓解了农村群众“就业难、增收慢”的焦虑,是花桥镇党委、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对待业百姓的暖心关怀,更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下一步,花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出发点,将养老护理员培训作为破解“养老+就业”双重课题的“关键抓手”,用看得见的行动、摸得着的成效,温暖更多老人的晚年,也照亮群众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