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鄢献民:正师级雷达军官到硬核文化使者

武穴中学有一位老校友、退休军干,他始终保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最近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正在推介其事迹,他就是原空军雷达学院政治部主任鄢献民,一位从雷达兵成长为正师职领导干部的军中骄子,一位退休后以书画传情、以公益暖心的标兵楷模。

▲鄢献民戎装照

淬火成钢:从知识青年到军中骄子的蜕变之路

1954年8月,鄢献民出生于湖北省武穴市。这座长江之滨的历史名城,孕育了他坚韧不拔的军人性格。1966年由武穴实验小学进入初中,遇上“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社会动乱,学校停办,教育资源十分匮乏。鄢献民作为武穴中学1969届初中毕业生,在校实际上仅一年时间(当年高中没有招生),但求知若渴的鄢献民并没有闲着,他借助街坊邻居摆书摊的有利条件,如饥似渴地借阅充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青春之歌》等名著在他心中播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

▲2007年鄢献民与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夫人林佳媚女士合影

1969年,年仅15岁的鄢献民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中磨砺意志。两年后进入工厂,却始终怀揣着军旅梦想。1973年,他终于如愿以偿,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雷达兵。走进军营后,他勤快肯干、好学上进,不到一周就担任连队文书,还全程参加了6个月的雷达操纵员专业培训。在新兵连,鄢献民出色完成文书工作、新兵训练科目和操纵员培训课目。在专业培训结业考核中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拿到了入伍以后的第一个嘉奖。他主动放弃优越条件的文书工作,要求到艰苦的一线连队当雷达操纵员。

▲2008年鄢献民到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西藏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调研时与官兵合影

在连队,他严格要求,刻苦训练,从未放弃自学,专业技术提高很快,1976年被保送到空军雷达学院雷达技师班学习深造。他通过努力学习,先后以优异成绩完成了空军雷达学院教员班(大专)、空军政治学院营团政工专业(本科)、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学业,成为当时军中少有的高学历政工干部。

▲2007年鄢献民参加黄麻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

从军38年,历任战士、排长、教员、教导员、科长、政委等职,直至空军雷达学院政治部主任(正师职),空军大校军衔。他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研究,在《解放军报》《思想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组织编写教材和著作10余本,编导电视专题片多部。2009年,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与实践》荣获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重要贡献。

铁血担当:在强军征程中铸就丰碑

▲2009年鄢献民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鄢献民获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担任空军雷达学院政治部主任期间,鄢献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推动工作。2006年至2009年,他持续抓好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三进入”工作,经验做法6次被总政、空政转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2007年,主导实施“三到一长期”育人工程,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新华社等40余家媒体连续报道。

▲2004年鄢献民被评为空军师团领导干部先进个人

▲2003年鄢献民被授予武汉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在军事斗争准备一线,鄢献民同样表现出色。2008年,他组织完成全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试点任务,成果被纳入总部决策;同年1月,武汉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带领官兵抢运蔬菜、捐款捐物,被武汉市政府授予“拥政爱民先进个人”。此外,他多次带队参加抗洪抢险、植树造林等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空军先进师团领导干部、优秀党委书记。

雪域情深:跨越千里的文化援藏之旅

▲2025年4月鄢献民在″乃东童梦 汉藏同心”捐赠仪式上

2025年的初夏,71岁的鄢献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受武汉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邀请,带领湖北润为书画院的书画家们来到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小学(武汉援藏的希望小学),开展“乃东童梦·汉藏同心”爱心捐赠活动。此行,为藏族学生带去了300本书法教材、300支毛笔、300套书画工具包和320张爱心公寓床。正如他在捐赠仪式上所讲:赠送书法教材和书画用具就是希望用知识的力量,托起每一位同学心中的艺术梦想,让他们早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爱心公寓床是同学们的急需,愿它们成为同学们安心学习、温暖入眠的“摇篮”,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在爱的呵护下生根发芽,蓬勃向上。

▲2025年4月鄢献民在″乃东童梦 汉藏同心”捐赠仪式上与藏族师生共创书画长卷

“读书与成长,知识是梦想的翅膀;武汉与乃东,汉藏一家亲;以书画为桥,共绘民族同心圆。”这是鄢献民参加这次活动的深情感悟。仪式上,他和书画家们与藏族学生共同创作《乃东童梦 汉藏同心》的书画长卷,格桑花与梅花交相辉映,布达拉宫金顶与黄鹤楼飞檐在画卷上琴瑟和鸣。这不仅是艺术的交融,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2025年4月鄢献民登上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慰问驻站官兵

▲2025年4月鄢献民向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赠送书画作品

捐赠结束后,鄢献民不顾高原反应,执意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这是他心心念念的一个雷达站,是中央军委命名的空军甘巴拉英雄雷达站,也是他任空军雷达学院政治部主任时″三观”教育的活教材和挂钩先进单位。17年前,他随队调研时,曾被他们“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和乐观的状态深深震撼。此次重访,他带领平均服役30年以上的退役老兵团队,连夜创作《空天金睛》《铁血丹心》等20余幅作品,用笔墨传递信仰的温度,用书画向坚守高原的战友致敬,受到雷达站官兵的热烈欢迎。

老有所为:在书画与公益中续写新华章

▲鄢献民在排练现场

退休后的鄢献民,将对艺术的热爱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力。他身兼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等多项职务,作品多次参展并被收藏。2024年11月,他的《紫气东来春满园》《雪梅迎春》在“军魂书画联展”中备受好评;2022年,空军预警学院七十周年院庆时为他举办了一次书画作品线上专题展览。每年春节,鄢献民都会受邀参加江岸书画家协会和武汉市军休一中心组织的义务写春联活动,累计为群众书写数百副春联。作为武汉武穴商会的顾问,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力家乡发展。2025年1月,他与年轻战士交流书画艺术,现场创作的《嘱新战友》七言绝句,展现了老兵对新一代的殷切期望。没想到,鄢献民还有一个新身份——军休中心的舞蹈队员。目前,他正在同老战友们一道,为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加紧排练节目,用另一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鄢献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时代的回答。从雷达兵到书画家,从三尺讲台到雪域高原,鄢献民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与担当。他的故事,是一部中国军人的奋斗史,更是一曲新时代老有所为的赞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他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通讯员丨帅又龙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