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千年文脉 活态传承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如约而至!

明天(5月23日),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将在湖北随州举办。自2009年起,“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连续成功举办十六年,已成为全球华人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往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现场图

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以卓越的八大功绩,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创造了特征鲜明的炎帝文化。

在炎帝故里——湖北随州,祭祀传统源远流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祭祀活动,至今已延续1500余年。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相聚在烈山脚下寻根谒祖,共叙血脉亲情,传承中华文明。

正如曾来随参加寻根节的嘉宾所言:“随州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炎帝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民族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

01

多年以来,随州遵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炎帝神农祭典的内容,以三献礼的庄严仪程、编钟乐舞的盛世和鸣,活态传承炎帝神农精神,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坚持“守正创新、古今交融”,在既定的九项仪程基础上,不断丰富内涵,创新呈现形式,打造一场根植传统、兼具时代活力的国家级祭祀盛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标杆范例。

往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现场图

文化深度融合,祭典更加注重“行进式、沉浸式、体验感”的创新表达。当钟鼓齐鸣、祭文诵读的那一刻,“突然有种血脉相连的感动”,现场参与过的嘉宾无不为之动容。

祭典现场,道路两侧设置了多个文化展演,以情境式农事表演再现炎帝“始作耒耜、教民农耕”的图景,动态展现炎帝文化、荆楚文化、曾随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秉持“去歌舞、兴礼乐”的理念,祭典创新设置“礼台”“乐台”“祭台”,新增四座建鼓台,还原古代祭祀场景,营造“礼乐相融、古今辉映”的文化意境,彰显炎帝精神与中华礼乐文明的当代传承。

傅才武,湖北卫视 《长江新闻号》节目截图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认为,作为国家级祭典,拜谒炎帝神农大典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礼乐,也就是音乐和礼仪的规范。以编钟华夏正音和相关礼仪融入炎帝神农的祭祀,这是大典最亮色的一部分。

以炎帝文化为源头,湖北孕育了浪漫多彩的荆楚文化。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湖北强化使命担当,传承荆楚文化精神,加强文化资源保护,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建设长江文化高地,努力把湖北“五个一”文旅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

02

4月17日,随州曾侯乙编钟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400年前,随州曾侯乙编钟代表着青铜文明铸造工艺的巅峰,代表着音乐科技的巅峰,也代表着礼乐文明的巅峰,成为科技与文明共生的最高典范。

如今,通过数字化技术,“数智编钟沉浸式虚拟演奏教学平台”已走向高校,全方位地复原了编钟演奏的真实场景,让年轻一代在科技互动中感受传统礼乐的魅力。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湖北省演艺集团旗下湖北编钟国乐团,更是多次随外事活动走出国门演出,用现代交响乐演绎古乐谱,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

湖北随州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灯光秀

这种文化传承的智慧之光,恰恰映照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在长江流域这片文明的沃土上,炎帝神农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开创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今天,我们探源农耕文明,弘扬炎帝文化,也是对长江文明的一种溯源研究。

刘玉堂,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节目截图

长江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表示,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创举,与长江流域5000余年的文脉相生相长、绵延不绝。“对于中华民族来讲,炎黄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脉。”

03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湖北正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持续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若干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创新激活历史文脉。炎帝故里景区打造“炎帝传说”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和烈山湖水上实景秀演,带领观众亲历炎帝从神农降世到开创文明基石的历程。云梦简牍竹载春秋,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打造了一面文物“魔墙”,让游客通过触屏技术随时了解馆藏文物的详细信息。黄石矿业工业遗产群的矿洞光影秀中,游客可以亲手触摸千年的冶铜传奇。

随州炎帝文化情景剧

生动讲好长江故事。从雄奇的长江三峽,到幽邃的神农秘境,再到逍遥的武当太极,共同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的荆楚山水人文画卷。如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如火如荼,长江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珠联璧合,打造出“国家展厅”,正向世界展示长江文明的辉煌璀璨。

文旅融合培育支柱。湖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与百业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增长新兴引擎、构筑绿色发展重要支撑、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专家指出,无论是炎帝文化、荆楚文化、还是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曾随文化,他们都是支撑长江流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资源,只有把这些文化符号植入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才能形成可触达、可互鉴的长江文明观,才能为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下坚实基础。

五千年文明历程,源于中华民族先祖和先辈们筚路蓝缕,开拓创新,一心为民,敢为人先。在追溯长江文明起源,弘扬传承炎帝文化当中,离不开创新与发展这个主题。活态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这种创新基因当中汲取精神力量,凝聚全球华人的智慧和共识,共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鄂ICP备18025580号-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