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川镇邢元村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成功将“千万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推向深入。其中,两位退休干部王晓云和梅火林主动融入村级发展大局,以丰富经验和务实作风,为村庄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邢元村新农村垸和贾垸入选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创建垸场。面对环境整治、产业培育、乡风塑造等系统性任务,村“两委”迅速组建专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王晓云和梅火林主动请缨加入专班,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在规划落实、矛盾调解、技术指导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
在贾垸人居环境整治中,道路狭窄问题成为群众反映的焦点。村民贾红刚因门前道路不足两米,长期面临出行不便。接到诉求后,村“两委”联合工作专班启动快速响应机制,组织召开12次专题协调会,联动施工单位与在外务工的贾红刚反复沟通协商。最终确定采用石块水泥砌墙填土的改造方案,明确村集体承担三分之二建设资金,贾红刚兄弟承担剩余部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工作专班建立全程质量监督体系,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核心。邢元村立足本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村“两委”邀请农业专家编制产业规划,组织多场技术培训活动。王晓云和梅火林结合自身农事经验,在茶苗移栽现场开展“手把手”教学,详细讲解“沾浆护根、深挖浅栽、分层压实”等关键技术要领,指导村民规范操作。目前,全村已完成200余亩茶园建设,预计三年后进入丰产期,届时将带动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
通过“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邢元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升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退休干部的积极参与,不仅有效推动了具体工作落实,更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越来越多群众主动投身家乡发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据悉,余川镇将认真总结邢元村的成功经验,在全镇推广“银龄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群体的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下一步,邢元村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