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长江云平台账号

楚商回乡创业风采 | 熊梦良:95后创业者青春归巢筑梦家乡

从模具学徒到创办企业,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发展,95后青年熊梦良用奋斗的汗水浇灌着家乡的热土,短短几年时间,他所创立的湖北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40余人,他用青春书写了一段“归巢筑梦”的奋斗篇章。

图片

走进武穴街道新矶工业园区的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9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分拣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瓶盖,打包准备发往浙江、广东等地区。

图片

熊梦良
我们的厂房面积在2500平方米左右,有制造车间、组装车间、半成品仓库车间、原料车间、成品仓库车间。2023年入规,目前有9条生产线,每年销售额在2-3千万元。

图片

2009年,14岁的熊梦良背上行囊踏上外出务工之路。先后在江苏、安徽等地的塑料制品行业当学徒、销售等职务,随着对行业的理解越来越深,熊梦良敏锐地嗅到商机,于是他带着技术、资源和满腔热忱回到家乡创办工厂。

图片

熊梦良
从2018年10月注册湖北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到如今有7个年头了。回乡是从零开始的,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量、产品的更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在发展。

图片

好的政策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企业创立初期,所面临的资金、场地、用工等问题成为压在熊梦良心头的大山,在一筹莫展时,我市有关部门主动对接,积极帮助解决各种问题,热心的服务也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图片

熊梦良
人社局这边为我们提供了创业基金,还有“千人进千企”、高温慰问等政策,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

图片

站在新的起点,熊梦良的脚步愈发坚定。今年他计划扩大规模,从现阶段单一的瓶盖生产升级为利润更高的瓶胚生产,目前总投资300余万元的两条新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届时将为更多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图片

熊梦良
我们刚投入了两条生产线,以前是做瓶盖,现在是做瓶胚,一天的产能大概是10-12吨。目前这个厂房小了,如果做瓶胚,后续我们将扩大生产,厂房大概要扩大一倍至两倍,等新项目上线还能带动20个就业岗位。

记者/方舟


鄂ICP备18025580号-2A